第十六章:京城偶遇(2 / 2)

“李公子,看來你還挺憂國憂民的!”趙真說,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撲閃閃的,“可惜我們蒙古現在已是四分五裂,一盤散沙,輝煌不再!”

“任何朝代都有他興亡的周期,不是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嗎?”小雲說,“你們蒙古民族雖說是馬背上的民族,在曆史上卻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是統治者得天下後,窮凶極奢不顧百姓的死活,最後落得衰亡的命運。須知百姓是最講感情的,你對他付之一栗,他便對你投桃報李,恩情滿懷……”

趙真頻頻地點頭,眼前這個公子,少年老成,懂得的道理還真不少,博古吟今,娓娓道來。這樣的人在我們瓦刺部落是極其稀少呀!那些蠻人隻懂得舞刀弄棒,打打殺殺,大字不識一縷,可最後又能怎麼樣呢?照樣不能駕馭漢人。其實,趙真本是瓦刺部落酋長的女兒,這次奉了父親之命,借大考之機,喬裝打扮,前來偵聽明廷的虛實。這幾年瓦刺部落趁明廷對付韃靼的機會,假意歸順,暗地裏卻韜光養晦,厲兵秣馬準備與明廷大戰,以血前恥。“這樣的人成了大器後必是我們瓦刺的勁敵呀!”趙真想。

兩人在山上立了幾個時辰不覺有些疲乏,便騎馬下山往城內而去。

進了城,正逢上市集的廟會。走在廟會上,一聲‘冰——糖葫蘆兒——剛蘸得的葫蘆兒哎……’大老遠的聽見這叫賣聲,小雲嘴裏就忍不住流了口水,他想起了小時候家鄉的冰糖葫蘆,一下子驅散了早春的冷意……“來一個!”小雲說,他記得南宋陸放翁的一首詩‘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京城的吆喝真是怡情呀!

看著紅紅的外麵包裹著一層糖衣的冰糖葫蘆,趙真有些欣喜,拉著小雲的手道:“好漂亮呀!我也要!”小雲便又買了一竄給她。

兩人繼續往前走,街麵上熱鬧非常:賣藥糖的吹銅喇叭,剃頭匠敲喚頭,賣燒餅麻花的砸小木梆子,耍猴兒的敲大鑼,收古董舊貨的打著小皮鼓……

兩人正往前走,卻聽到一個叫賣肉包子,酸梅湯的;“喝酸梅湯,喝的嘴裏涼嗖嗖豆汁:甜酸咧豆汁兒哎肉包子:熱包兒的咧。”小雲正有些饑渴,便找個小凳坐下,津津有味地喝酸梅湯,吃肉包子。

“趙公子,你也來一碗吧?”小雲問。

“我可喝不慣這個,我吃包子吧!”趙真道,其實她在科爾沁草原喝慣了馬奶,這種植物生出的果實她隻是嫌它沒有那種誘人的腥膻味。

曆史悠久的北京城,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代代相傳的老字號……小雲和趙真閑逛著不覺有些流連忘返。兩人回到驛館時天已經有些黑了,門前卻是亂紛紛的,圍了一群看熱鬧的人。小雲擠進去一看,卻見一個落魄舉子,行李被驛館老板從二樓窗口扔了出來,慣在馬路上。那舉子蹲在地上,衣衫褸爛,麵容憔悴,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驛館老板雙手叉腰,一副凶惡狀:“叫你白住了十多天,店錢一文不給,還要管吃管喝,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你當我這裏是收容所呀!衰人,看到你便晦氣!”

“說好了考完便給,我隻是臨時患病,花了些銀兩,即便沒錢,我就是說書賣唱也要還你,”那個舉子一臉委屈道,眼淚似乎都要下來了。

“真是太沒人性了!太霸道了!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他卻苦苦相逼,天不假年,幾時讓那老板也患病一回!”眾人議論紛紛,可就是沒有一個人施以援手,完全是雷聲大雨點小。

小雲是個急性子,看不慣這些人的做作,拔開眾人上前道:“老板!這黑燈瞎火的,你讓他到哪裏去?你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人家不會忘記你的好處!”小雲故作調侃道。

“呸!呸!呸!你說得好聽,我開店便要賺錢,這賠本的買賣哪個做?你有菩薩心腸,這個人情送給你來做!”老板憤懣道。

“他欠你多少錢?”小雲一時有些氣憤。

“不多不少正好三十兩銀子,”店主道。

“拿去!”小雲提了銀袋,嘩啦啦將錢塞給店主。

“謝謝恩公相助!”那舉子有點淚眼朦朧的,一邊給小雲作揖,就差點下跪了。“不用!不用!”小雲扶了那舉子道,又從錢袋裏搛出一些銀子給了舉子。稍後,小雲才知道,那舉子叫商洛,江陰人氏,因為家貧,為節約盤纏,一路走了兩、三個月才來到京城,沒想到卻生病了。後來,商洛也中了進士,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真是冷暖見真情哪!”趙真鼓掌歎道:“公子俠肝義膽,助人為樂,可喜可賀呀!”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