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家夫人開了尊口,哥倆就饒你這一次,算你小子走運,下次再落到哥們手裏,非挑斷你的腳筋不可!”
兩個打手拿過銀子悻悻地走了,劉虎自然是再三叩謝。
來到自家酒樓,往昔車水馬龍的景觀不見了,門庭冷落,那副杏黃的酒旗在門前的老槐樹上無聲地耷拉著,隻有門楣上“杏花村”三個鎏金字依舊閃著金光。進到店內,夥計們或坐或臥,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看到老板娘來了,他們方佯動起來,裝模作樣地幹活,廚房裏灶間的爐火明明滅滅,冷不丁冒出一點火星,弄出一些熱鬧的氛圍來。
“劉管家呢?”王氏夫人問。
“出去采買去了,”有夥計說。
“簡直莫名其妙,現在是什麼時候了!”王氏夫人慍怒地說。
小雲現在變得機靈多了,他的父親在現代社會裏可是一位名廚,曾在省級烹飪大賽上獲過獎,他自己對烹飪和酒店管理頗有些研究,現在正式派上用場了。
“師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小雲問旁邊一位往灶間添煤的廚子。
“唉,自從劉管家來了後,菜價全部上調了,份量又沒以前多,他的兒子劉虎經常帶著一幫朋友來胡吃海喝的,又不付錢,這生意能好嗎?”廚子歎了口氣道。
原來是劉管家從中作祟呀,他一邊短斤少兩坑蒙食客,賺取差價,另一方麵又縱容兒子為虎作悵,小雲便將此事稟明了母親,王氏夫人聽了亦很氣懣。
“這怎麼得了,這不是損人嗎?想叫酒店關門呀!真是蛇蠍心腸,虧得老爺還那麼信任他。”
“媽,幹脆叫我‘腸頭叔’來做吧!”小雲說道。
“也好,還是自家人做比較放心,也省卻不少煩惱!”王氏夫人說。
第二天,小雲便邀了“腸頭叔”來加盟,叔侄二人重新甫定了酒店的規劃和運作方案,主要特色便是增加了水族館和招牌菜。水族館就是贍養鮮活魚蝦類,以最大限度吸納食客,招牌菜是每個酒店經營的秘訣,他們主要推出了一款四季火鍋“沙道觀杜婆雞”,這款菜相傳是道觀的天師所創,小雲一次在觀裏遊玩時無意中看到道士用膳,自己拿捏領會後便添加了新的花色。這款火鍋菜做菜所需的調料便有二、三十種,除普通的沙薑、蒜頭、桂皮、茴香、花椒等外,還須自己調配三種醬色,即南乳、甜麵、豆瓣,然後用油生炒,絕不能加水,最後用一種低濃度的料酒作湯料上桌;而且這道菜的選料極講究,它須用產自本地的活鮮仔公雞。這款菜從酒店推出後,立竿見影,馬上大受食客歡迎,一時賓客盈門,酒樓又恢複了往日的喧鬧。店夥計們、包括“腸頭叔”不由得對小雲刮目相看,漬漬稱奇。
“這伢子,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哪,將他爹的產業發揚光大了,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