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章 匠心獨運(3 / 3)

楚風有些無奈的搖搖頭,“難道,你們不知道最初關於剪式船的爭論?”

同等載重的剪式船,成本比福船高一半,對它的高造價,最初也存在著爭議,但航速提高一倍,換言之一艘福船跑一趟,剪式船就跑了兩趟,則一條剪式船可當兩條福船用,算下來還是剪式船的費效比合算。

同理,雷汞底火擊發式線膛槍的價格雖然比燧發滑膛槍貴,但射程和精度的提升,使得作戰效果大幅提升,比方說過去打三槍才能擊斃一名敵人,現在打一槍就能擊斃,就算每發射一次,步槍損耗加上子彈底火的成本比過去高了一點,可總的來說,反而更加便宜了!

例如後來的二十世紀,精確製導彈藥比普通炸彈貴得多,但平均一百枚普通炸彈可以達成的戰術效果,一發精確製導彈藥就能做到,自然是大大的便宜了。

楚風預計漢軍裝備線膛槍,不但不會破財,反而能省下不少經費呢!

雷洪此時此刻,心中隻剩下了震驚,他開始明白為什麼這個年輕人能十年轉戰廓清寰宇,將蒙元驅出中原了。

==========

鋼鐵工廠中,烏仁圖婭興高采烈的背著步槍,一刻也舍不得放下來,讓跟在身後的皇家衛士們哭笑不得,部分工人堅守崗位,剩下午休的工人們,則敬畏的向大漢皇帝行著注目禮,這位傳奇的英雄駕臨,仿佛讓高爐的溫度都上升了幾度,人們隻感覺得一陣陣熱切,不過同時大漢皇帝的威名又好像帶著種自然而然的威壓,讓工人們不敢太過靠近。

大漢皇帝禦駕親臨皇家兵工廠,雷洪和馮火山怎麼肯就這麼放他離開?雷老爺子用“幽怨”的眼神看著楚風:“名為皇家兵工廠,自打遷建到蕭山,皇上一次也沒來視察過,這可是您的工廠啊!您可是小老兒的東家,不能不對夥計們說幾句話兒,鼓把勁兒吧?”

於是,視察工廠就成了楚風接下來的任務,楚風漫步四處,看著極具工業時代美感的工廠區,心中不由得充滿了成就感:這是我的工廠嗬!前一世,以做到工程師為人生目標,根本不敢想像可以擁有一座自己的工廠,可現在呢,這麼龐大的廠區,這麼多勤勤懇懇的工人,製造出的各種器具為華夏的解放服務,為中華的騰飛插上了翅膀,難道這還不夠驕傲的嗎?

突然,楚風發現了以前沒有看到,絕非自己帶到這個時代的東西:“咦,這個軌道很不錯啊!是誰設計的,應該重獎!”

規模宏大,非常廣闊的廠區,堆放煤炭的煤場與高爐區之間隔著段不算近的距離,就在煤場到高爐區這段路上,鋪設著相距一米左右寬度的兩根木條,地麵還有軟木做成的基礎,木條上相接處包覆著鐵皮。

顯然,這是條貨運軌道。

很快,楚風就證實了自己的判斷,一輛馬車拉著大堆煤炭往炒鐵爐那邊跑,煤炭要煉焦之後再進高爐,但炒鐵爐、鍛爐還有預熱等處,是可以直接使用的,馬車就是在兩個區域之間拉煤炭,而軌道顯然讓馬車的效力提高了數倍之多。

蒸汽機車出現以前,最先取代傳統馬車而成為人類主要公共運輸工具的是有軌馬車,由英國人於十八世紀末發明的,歐洲中世紀的道路狀況不佳,乘客坐在設備簡陋而又顛簸的馬車上極不舒服,相比之下,這種在軌道行駛的馬車算是較為舒適的了。

有軌馬車是靠馬匹牽引車輛、車輪在鋼製軌道上滾動行駛的交通運輸工具,可搭載雙倍於普通馬車的乘客和貨物,因為軌道的平滑,馬兒也省力得多。

利用軌道運送貨物的車子顯然要結實得多,人們將采掘出的煤炭運送到相距數公裏外的碼頭上,而且不僅僅用於工業生產,這種軌道馬車效力高、速度快,如果在城市與城市之間鋪設軌道,就能快速的調運兵力、物資,解決目前大漢帝國陸地運輸的瓶頸問題。

是的,剪式船可以載重數百噸日行二百四十海裏折合八百多華裏,但陸地上商隊日行五十裏就是極限,大軍日行六十裏,急行軍百裏,飛騎接力傳報七百裏快遞,這就是最高極限了,或者信鴿郵傳可以彌補信息傳遞的速度,但信鴿的載重量讓它最多帶一封信而已,根本無法攜帶任何貨物。

當海路從廣州到遼東已是商客往來的尋常事,漢商從日本販賣漆器到波斯去的時代,從四川成都到陝西漢中依然是漫漫長途。

中華不僅有遼遠的海岸線,廣闊的領海,還有著廣大的不通航內陸地區,要改善這些地區的交通狀況,解決大漢帝國的交通瓶頸,有軌馬車顯然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

楚風並非全知全能者,過去的成功主要基於機械專業的知識,有軌馬車這種現代早已被火車取代的東西,一直沒有進入他的考慮範圍。

“笨!”楚風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我隻說蒸汽火車太複雜,沒有往鐵道上考慮,哼哼,其實有軌馬車也不錯嘛,而且在這基礎上發展火車,將來數十年、百年之後,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呀!”

事實上,有軌馬車出現之後三十年,人類史上的第一台蒸汽機車就橫空出世了,隻不過前者的技術要求相對較低,大漢帝國可以在近期做到,後者複雜的技術要求,要等到將來由後人去完成。

楚風熱情洋溢的叫道:“那麼,把設計這個軌道馬車的天才,給我找來吧,這種發明創造,是應該得到豐厚獎賞的呀!”

很快,老技工黃德義被工人們推推搡搡,扭扭捏捏的走到了楚風跟前,這位老工人盡管平時自吹自擂是天子門生,可當他真的麵對大漢皇帝的時候,吭吭哧哧的連句囫圇話都說不出來呢,令關心他的工人們好一陣失望。

不過,大漢皇帝不會讓他們失望,得益於良好的記憶力,楚風竟然還記得這位老技工的名字,“哈,你好,這不是黃、黃德義嗎?以前建設鋼鐵廠的時候,你就在廠子裏,我還指點過你做水力鍛爐!”

哇,皇上還記得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工人!年青的工人們,一下子炸開了鍋,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每個人都把胸脯挺得高高的。

黃德義有些渾濁的老眼,一下子變得熱淚盈眶,他用力的搓著一雙布滿老繭的大手,吭吭哧哧半天才憋出句:“皇上,皇上您還記得俺……”

“軌道馬車,是你的發明?”楚風用力拍著這個老工人的肩膀,就像他們中的一員,“好,非常好!”

一番勉勵之後,楚風問道:“生活上,有沒有什麼困難?”

黃德義想了想,看看土地申福通,小聲道:“有,有一點兒。”(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