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章 決勝三:烈火張天照雲海(3 / 3)

“便是死,我也得像個真正的皇太孫那樣去死!”

元軍軍營外,漢軍三個軍十二萬大軍已傾巢而出,以一往無前的氣勢壓了過來。

是的,這個時代的騎兵決不是單憑火槍火炮就能戰勝,事實上直到拿破侖戰爭期間騎兵仍然是主戰兵種,甚而更遠,在定裝彈線膛步槍、機關槍、鐵絲網和戰壕主宰的二十世紀初戰場上,騎兵依然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環節——西元一九一八年的蘇俄內戰期間,紅色哥薩克們正是揮舞著馬刀衝向白軍的機槍陣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保爾.柯察金揮舞馬刀砍翻機槍手的場麵是那麼的激動人心。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坦克的出現,才徹底終結了騎兵作為陸地機動突擊力量的曆史,鴉片戰爭中陸戰一邊倒的場麵,並非滿蒙騎兵屈服於英法火槍步兵,而是綜合國力的全麵落後、製度的腐朽沒落、軍隊的玩忽懈怠。

這個時代的漢軍,技術水平別說和一九一八年的蘇聯紅軍比、和南北戰爭中的聯邦軍比,就是和拿破侖的軍隊相比都有那麼點不大不小的差距,畢竟工業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盡管楚風來自後世的知識,讓大漢帝國少走了很多彎路,某些單項上的突破尤為明顯,但整體上不過剛剛達到了工業革命前期的技術水平。

所以,和正處於巔峰狀態的蒙古帝國較量,本不該出現一邊倒的情況,但今天的事情實在是太特殊了:

涇水河上的煙火,隔絕了兩岸之間的聯係,南岸來自杭愛山、六盤山的十個萬人隊,一時間人心惶惶,甚至對海都是否會揮兵來援都存在疑惑:誰知道這位中亞霸主會不會趁機讓漢軍消滅我們,除掉他奪取蒙古大汗寶座的障礙?

敬愛的、百戰百勝的阿術平章,在這個關鍵時刻卻不在本軍之中,有知道阿術在北岸海都營中的軍官,倒也罷了,可有些部隊的中低級軍官和大部分士兵都不知道,不知道是誰喊了句阿術平章已經戰死,各萬人隊的混亂登時就加了幾倍,知道內情的軍官們紛紛解釋卻無人相信,偏偏惟一能辟謠的人、也就是阿術平章本人留在北岸無法過河。

皇太孫鐵穆耳被打得有些懵了,平素軍務主要由阿術處理,他隻是名義上的統帥,並沒有直接統帶軍隊的經驗,聽聞漢軍用匪夷所思的計策火燒涇河,一時間亂了方寸,腦中一團亂麻;而各萬人隊的萬戶官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弄得昏了頭,顯然原定下一步圍殲漢軍的計劃不能實現了,主心骨阿術平章又不在,隻能來帥帳問鐵穆耳,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什麼吩咐下來,等在帳外白白的讓寶貴的時間流逝……

各種情況相加,元軍登時就落了下風,何況十個萬人隊,本來就隻能抵擋漢軍兩個主力軍,三個軍就力有不逮了。

鐵穆耳終於帶著萬戶官們出現在戰場上,可局勢已經惡化,元軍正在節節敗退。

楚風在山岡上招展金底蒼龍旗,漢軍氣勢如虹:皇帝禦駕親征,火焚涇河,敵人已如野獸落入陷阱之中!

“進攻,一二三排準備排槍齊射,打掉左前方的敵人!”金剛軍攻堅英雄連連長李世貴,指揮著部隊奮勇前進,抵禦敵人進攻的時候,攻堅英雄連守在陣地最前沿,進攻敵人的時候,上級想讓他們歇歇,但李世貴堅持認為,自己的連隊仍然應該擺在全軍的刀尖上。

肩膀上,三枚銅質軍銜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想到皇帝親自頒發的軍銜,想到閱兵式上走在最前列的光榮,李世貴就覺得,身後那座山岡上的金底蒼龍旗下,有一雙目光炯炯的眼睛正遙遙的注視著自己,激勵著自己去奮勇殺敵。

“排槍,放!”

步兵列成整整齊齊的密集陣型,挺著比森林中樹木還要密密麻麻的刺刀,一排排如牆而進,槍手們不停的放著槍,射出一波波瓢潑般的彈雨,無數蒙古武士在彈雨中倒在血泊,無數戰馬嘶鳴著,軟軟的跪倒。

李世貴連所屬的兩門三斤炮,因為輕便隨同步兵前進,倒把重炮部隊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前方,有蒙古騎兵鞭打著戰馬、揮舞著戰刀,嗚嘟嗚嘟的吆喝著衝殺而至。

“三斤炮,正前方,四百米,霰彈射擊!”

李世貴一聲令下,身邊兩門裝彈待發的三斤炮立刻爆發出了怒吼,八十枚霰彈爭先恐後的射出炮口,以狂風驟雨之勢席卷了正麵一個角度狹小的扇形範圍。

無論蒙古武士的羅圈甲,還是戰馬的粗皮厚肉,都無法抵擋霰彈彈丸攜帶的強大動能,而且高速衝刺的戰馬連轉彎躲避都很難做到,十餘名蒙古武士被李世貴這兩發霰彈形成的彈雨籠罩其中,他們身邊距離不算遠的戰友,隻聽得一陣噗哧噗哧令人牙酸的彈丸切割肉體和骨骼的聲音,這些武士就和自己的戰馬一同倒下,人和馬的屍體呈現出可怕的扭曲、變形,濃稠的鮮血瞬間染紅了大地。

“哈哈,打你們兔崽子,頂在最前麵受了一個月的氣,啃了一個月的骨頭,好歹讓老子吃嘴肥肉!”李世貴哈哈大笑著,高興之極。

不過,可憐的李世貴並沒有高興多久,因為驕傲的騎兵們呼哨著從兩翼衝了出去,把步兵甩在了身後,這些大漢帝國陸軍的驕子們,揮動馬鞭抽打著高大神駿的阿拉伯馬,手中戰刀閃耀著奪人心魄的寒光,就像一陣龍卷風吹了出去。

當麵的蒙古武士們早已被炮火、火槍和河麵上的烈焰嚇得膽落,如何能夠抵擋?騎兵們砍瓜切菜般斬殺著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武士,這些凶悍的武士,此時卻隻知道抱頭鼠竄,隻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能夠鼓足勇氣上前抵抗——當然是徒勞的抵抗,漢軍騎兵很快用馬槍和手榴彈解決了他們。

慌亂的蒙古武士,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便是皇太孫鐵穆耳親手磨動代表大元皇朝皇太孫資格的羊毛大纛,並令人吹響蒼涼的牛角號,十萬精兵仍舊如同沒頭蒼蠅般亂撞,有的要抵抗,有的要逃走,往東的往東、往西的往西,亂紛紛的別提陣型,就是統一指揮都無法做到。

事實上,蒙古武士的潰敗已成為定局,便是神仙佛祖,便是成吉思汗鐵木真本人親自駕臨也無法挽回危局了,大元皇太孫鐵穆耳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一夾馬肚子,衝了出去……

北岸的海都和阿術兩人怔怔的望著炮火連天的南岸,知道鐵穆耳的十個萬人隊,隻怕是要徹底完蛋了,隻不過下一步應該怎麼辦?是走,還是守?

大元平章政事世襲蒙古上萬戶阿術的眼睛裏突然冒出了血紅的光芒。(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