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七年的臘月,楚風發行國債籌集到了價值五百萬兩白銀的軍費,後方的糧食、槍械、被服、罐頭、彈藥,通過長江、京杭大運河、黃河水係,通過東海、黃海、渤海海路,源源不斷的運向前方。
駐紮開封附近地域的金剛、毒蛇、斷刃三軍兵分三路,一出風陵渡叩潼關,一北上山西,一沿漢水北上漢中;四川第二軍山地部隊於風雪中越秦嶺,這些巴山蜀水間成長、釣魚城堅守的兒郎們,帶著四川人民的複仇怒火,出劍門進關中。此四路大軍十六萬兵馬,日夜不停,一時間關中各地一日三驚,蒙元的統治搖搖欲墜。
關中、山陝戰火兩天,江南的臨安卻是難得的靜謐,冬季的杭州灣依然船影翩翩。
臨安新城東南,西湖北岸棲霞山腳,距離嶽王廟不遠的地方,新落成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宅院,紅牆翠瓦、亭台池沼布置得別具匠心,頗有一番江南園林那種具體而微的美感。
“諸君請看,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九曲回廊中,趙孟頫興致勃勃的引著客人們參觀,隻見他推開一扇朱漆雕花的窗子,棲霞山頂上那層晶瑩剔透的白雪就曆曆在目了。
棲與西同音,正是一語雙關、恰到好處,陸秀夫長笑著捋了捋頷下烏黑的胡須,連連點頭道:“甚好。既已有了窗含西嶺千秋雪,趙兄何不把‘門泊東吳萬裏船’向在下等指示分明?”
趙孟頫聞言一怔,忽地大笑起來:“果然瞞不過你陸夫子,諸位走這邊,請看!”
往前疾趨幾步,趙孟頫伸手在圓扇宮門上輕輕一推,霍然洞開,鵝卵石鋪就的花徑通向小小的水池,池邊青石打成的石舫玲瓏可愛,正是門泊東吳萬裏船。
趙孟頫和陸秀夫,一位江南才子領袖,一位儒門宗匠大師,同時發出了會心的笑聲。
故宋帝師、禮部侍郎鄧光薦的心情,則遠沒有兩位老友那麼好:
故宋末帝趙昺在琉球完成了小學學業,正好大漢帝國收複了江南,漢軍高歌猛進開始了北伐,大漢從琉球遷都臨安。臨安,是趙昺、故宋楊太後等人的故鄉,於是這些漂泊海上、曆盡艱辛的人們也想搬回來居住。
不過,故宋的皇宮是回不去了,那兒已經成為了博物館,開放供所有公民參觀,楊太後便托小叔趙孟頫尋一塊地買下來,起造宅院居住。
這不,宅院已經落成,趙孟頫便帶著一幹人等參觀,將來這裏就將是趙昺和楊太後的居處,毫無疑問,一直陪伴在趙昺身邊的鄧光薦和陸秀夫也將住在這裏。
趙孟頫這位胸中有大丘壑的才子親自設計、監造,宅院的麵積雖然不大,卻十分精致華美,據說起造宅院的工匠就是替楚風建造新漢皇宮的同一撥,趙筠很滿意他們的施工質量,所以又介紹給了堂兄弟趙孟頫。
這,都沒什麼,不好的是這宅子的布置,不僅僅是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還有什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什麼雲橫秦嶺今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全都是天南海北、這如畫江山的著名景致!
山川如此,情何以堪!鄧光薦不明白趙孟頫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難道他還存著個恢複大宋山河的誌氣?
鄧光薦心頭畢剝一跳,渾身的血液一熱,但他很快又冷靜下來:趙孟頫和趙筠的親緣關係更近,便是大漢帝國的繼承人、第二皇後王敏兒所生的小太子,也是叫趙孟頫一聲舅舅!他似乎沒有必要幫著大宋複國——哪怕大宋的親王,也不一定趕得上大漢的國舅呢,可別忘了秀王趙與檡的遭遇!
所以鄧光薦出言試探道:“孟頫賢弟設計的這座宅院,正是匠心獨運,將天下山川景致包絡其中,固然是好;不過如今大漢立國,咱們故宋的遺老遺少正是身居嫌疑之地,所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賢弟將這故國山川納於此間,怕是有心人要說你誌圖恢複呢!”
趙孟頫一笑,鄧光薦完全會錯了意,這裏固然是將大江南北的故宋山河納於其中,不過並非誌圖恢複,而是相反。
“非也非也,”他搖著頭,牽住侄兒趙昺的手,拉他到石舫中坐下,問道:“此石舫與木船有什麼區別,你可知道?”
剛剛從新漢皇宮中回來,趙昺到這新落成的宅院參觀一下未來的居處,隻見樓台水榭都十分精致,不輸於皇宮大內,心下自是歡喜。此時正是少年人心性,聞言想也不想便答道:“木船會動,這石舫卻停在岸邊不能動。”
“對,說得對。”
趙孟頫手指不遠處的棲霞山,山腰一座飛簷鬥拱的建築有翼然入雲之勢,此時隆冬,饒是杭州灣地氣溫暖出外也凍得夠嗆,卻見那建築前麵一道石階,上上下下的百姓往來如織,人人手提香花、寶燭、紙錢、檀香,竟是人頭攢動、門庭若市。
“趙昺吾侄,可知那又是什麼?”
趙昺雖早年離開臨安,但這座全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建築,他還是非常清楚的,聞言肅然起敬,正色道:“此是先帝高宗時候的武昌開國公、加贈鄂王精忠嶽武穆之墳,天下盡人皆知,叔叔何有此問?”
“這便是了!”趙孟頫遙指嶽王廟道:“咱們故宋朝南渡以來,誅殺忠臣良將,風波亭上屈死嶽飛父子,倒是那秦檜、賈似道、韓侂胄一幹奸黨倒榮寵備至,如何不失了這如畫江山?所以愚叔才將此宅院建在棲霞山下、西子湖畔,與嶽王廟相對,乃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意思。”
原來如此!鄧光薦聽到這裏,心頭不禁有些失落。
趙孟頫又踩踩腳下的石舫:“這石舫不會動,所以不能遨遊大江大海,隻能一輩子停泊在在池塘中;隻有順應水勢,乘勢而動的木船,才能順流逆流、翱遊四海!”
聰慧的趙昺聞言若有所思,趙孟頫知道自己擔心的其實並不是這個十三歲的孩子,當年海上行朝漂泊不定,他還隻是個七、八歲的幼童,吃夠了顛沛流離的苦頭,所謂大宋皇帝的寶座,在外人看起來金碧輝煌,可於他有何益處?隻怕他躲都來不及呢!
倒是故宋帝師、禮部侍郎鄧光薦……趙孟頫饒有深意的看了看這位白須飄飄、麵容清瘦的老人,後者的目光和他對視了一刹那,便轉到了另一個方向。
趙孟頫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位老朋友,什麼時候才能從過去的幻夢中清醒過來?
=================
臨安故宋皇宮,已改成了博物館,巍峨高峻的正門上,楚風親筆題寫的“故宮博物院”五個笆鬥大的金字,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臨安除西湖八景之外,又多了一處景致,逛故宮,看宋官家住的地方,成了外地人到臨安必去的景點。
文人書生想唏噓憑吊這個深仁厚澤三百年,一朝轟然倒塌的王朝;熱血青年們想看看韓侂胄斃命的夾巷,高宗與秦檜密謀殺害嶽飛的偏殿;姑娘媳婦們最關心後妃的住處,嘰嘰喳喳鬧個不休,紛紛想象自己要是作為某位皇帝的寵妃居於其中,該是什麼樣子,總之,八卦黨的威力從來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