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漢軍騎兵又追了上來?逃離大都甚為匆忙,攜帶的糧草輜重不多,漢軍銜尾追擊又讓元軍損失不少,再這麼咬下去,鮮血會漸漸流幹的!
忽必烈輪廓分明、富有草原特色、極具侵略性的臉,一霎時脹得通紅,他感到了極大的羞辱,“停下,全給朕停下,前隊變後隊,後隊做前隊,南蠻子區區萬把騎兵而已,朕要在此和他們決一死戰!”
“大汗不可!”月兒魯那顏、右丞相玉昔帖木兒一把抓住了忽必烈胯下戰馬的轡頭,惶急的勸諫道:“漠北還有各大營數十萬兒郎,四大汗國、嶺北諸王的百萬雄師等著您,大汗決不可意氣用事啊!”
以勸諫有功,剛剛升任左丞相的趙複,一路騎在馬背上顛簸得頭暈眼花,也打起精神勸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汗萬金之軀,身係蒙古帝國之安危、大元天下之存亡,豈可逞一時之氣,與那南蠻子反賊爭匹夫之勇?”
唉——忽必烈長歎一聲,這位蒼天之主露出了少有的虛弱,自從楚風的大漢帝國崛起以來,大元就一天比一天虛弱。
“朕,朕咽不下這口氣,朕也無顏見四大汗國、嶺北諸王的親戚們呐!”時至今日,忽必烈認為惟有身邊這左右丞相可以毫無保留的信任,所以他把內心深處的顧慮說了出來。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趙複先吟了首詩,又徐徐道:“大汗當年師從劉秉中等輩,必然知道杜牧這首詩。楚霸王兵敗烏江,虞姬自刎、八千子弟兵戰死,隻剩下一人一馬,詩家尚以他不肯回江東、卷土重來為憾事,何況今日大汗雖失了大都,漠北還有上都路、應昌府、哈喇和林,還有身邊這五萬兒郎,漠北更有數十萬控弦之士,隻要您一聲令下,便可舍生忘死為您而戰,比當年的楚霸王項羽可又好得多了。”
忽必烈回首思忖片刻,臉色好了許多,何況作為蒙古帝國的一代雄主、不世出的梟雄之才,不像漢人英雄如李庭芝、嶽武穆等輩可以為了信念拋棄生命,他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會輕言放棄。
漠北草原上奉行殘酷的叢林法則,人們隻會拜倒在成功者的榮耀之下,而不會在意他過去的失敗。
“好,全軍急速前行,不要管後麵的追兵,前方二十裏就是居庸關,讓這座關城替我們擋住追兵!”忽必烈大笑著,用力拍了拍趙複的肩膀,“疾風知勁草、板蕩現忠臣,卿孤忠勁節,朕心甚慰!”
此言一出,趙複不由得擦了把額頭的冷汗,其一,是不是忠臣隻有他自己心裏麵最明白,若不是優柔寡斷,猶豫著不曾離去,早已步了留夢炎、盧世榮的後塵,其二嘛,那首詩勸動了忽必烈,大汗不知道,他卻知道還有一首詩也是講的楚霸王項羽: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雙手放開韁繩、僅用雙腿夾住馬背控製方向,腰部強有力的肌肉猛的一拎順勢摘下背著的步槍,用身體擋住呼嘯的風,咬破彈殼,裝彈,推彈入膛,一氣嗬成,漢軍騎兵表演著精采絕倫的馬上動作,來自閩廣地區漢家兒郎在各訓練營中學到的射擊技術,和乃顏部蒙古武士超群絕倫的騎術相結合,產生了這個時代最具突擊威力的兵種——火槍騎兵。
前方北逃的元軍,隻有五十步之遙,深得曼古歹戰術精髓的元軍後衛,不斷的張弓搭箭、拎腰回身,向漢軍射出一波一波的利箭,無奈鋒銳的箭矢射不穿追騎戰馬前胸的鋼製護甲,更射不穿漢軍騎兵的鍛壓板式甲。
咽喉、麵門要害?別做夢了,顛簸的馬背上做精確射擊,絕非一般人能做到,就是怯薛軍中的哲別、把都魯、射雕兒,也隻能在三十步上用頑羊角弓射中人的咽喉。
普通的蒙古武士都有兩張弓,兩種箭,步戰以大弓輕箭在百米外拋射箭雨,騎戰以頑羊角弓和鐵葉三棱箭在二十步內取人性命,此時漢軍追兵刻意和元軍後衛保持五十米的距離,頑羊角弓射出的鐵葉三棱箭,半途上就失去了力道,紛紛墜落塵埃,偶爾能命中漢軍騎兵,也被盔甲彈開,間或有那麼一支兩支射到了沒有盔甲覆蓋的四肢,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連漢軍冬季裝備的棉軍大衣都無法洞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