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章 任你幾路反,我隻一路去(2 / 3)

儒家典籍中戰爭的至高境界,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深體儒家經典的元朝丞相伯顏,尚且作詩標榜什麼“幹戈不染生靈血”,身為儒林大家的文天祥,更是樂意看到江南各地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能免掉一場漢民族同室操戈的慘劇。

“算日子,伯顏沿著運河到了高郵,不日就要從瓜洲入長江了吧?”楚風在大比例地圖上將八麵白色小旗往南移動了一點兒。

在南方完成了第一軍整編工作之後兼程北上的陸軍司令陸猛甕聲甕氣的答道:“算日子,咱們不能在伯顏渡江前趕到了。”

楚風看著地圖,陷入了深思,半晌之後哈哈一笑:“沒關係,咱們可以給他設下個圈套,或許能重演韓世忠金山大捷、虞允文采石大捷的故事。”

皇帝身旁,陳淑楨迷離的雙眼忽的一亮,諸位將領都若有所悟,惟有可憐的烏仁圖婭睜著雙明亮的大眼睛,卻渾然不知什麼虞允文、韓世忠,氣得她小聲嘀咕道:“夫君真氣人,又在打啞迷了!虞允文是個什麼魚,韓世忠又是口什麼鍾?”

滿座將領相顧愕然,俄而哄堂大笑,笑聲差點掀翻了行營正堂的房頂。

高郵,氈房連營百裏,戰馬奔跑的蹄聲就如同天邊的滾雷,如林的刀槍刺向天空,雄健的蒙古武士挎著戰刀向南方進發。

這群可惡的南蠻子,竟然膽敢以計算好的日食,欺騙勇敢的大元將士!不管普通士兵哈撒裏、葉憐丹,還是千戶官蒙立克,都義憤填膺的高唱著戰歌,誓死和詭詐的蠻子決一雌雄。

“停止前進,就地安營!”從丞相大帳方向過來的親兵吹響了牛角號,雄渾的號聲遠遠傳開,各萬人隊、千人隊的號手聽到號音,紛紛從背後取下牛角號,跟著嗚嘟嗚嘟的吹響,將紮營的命令傳遍前後蜿蜒數十裏的大軍。

葉憐丹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天色,春天溫暖的太陽剛從天中向西偏了一點兒,離紮營的時間還早得很哩,這麼早就停下來,難道伯顏丞相體恤士卒,或者是為了休養馬力?

“前幾日緊趕慢趕,恨不得插翅飛到江南,為何今天又早早紮營?”急性子的哈撒裏一邊從馬背上卸下鞍韉,一邊嘟嘟囔囔的抱怨。

葉憐丹知道戰友的心思,自從伯顏丞相派人在軍中宣講日食不過是普通天相,狡猾的漢人早在千年之前就能計算,自認為上當受騙的哈撒裏,就恨不得快快抵達漢地,用彎刀割下敵人的頭顱,以敵人的鮮血洗刷他們加在蒙古武士頭上的恥辱。

“漢人皇帝能驅使長生天”的謠言得以破除,可在漢地生活多年、常聽評書的老兵葉憐丹則有了一層新的顧慮:

千年之前,隻怕連蒙古這個民族都還沒有誕生,聽智者說,那時候草原還是匈奴的天下,之後才有了鮮卑、突厥、契丹這些先後崛起的馬背民族。就在蒙古人的祖先不知在草原哪個角落放牧牛羊,和白災、野獸搏鬥的時候,漢人就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文明,當祖先還在仰望神秘星空,祈求長生天保佑的時候,漢人就能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

這樣古老、先進的文明,是能夠用頑羊角弓和大汗彎刀征服的嗎?與河中、西域那些弱小民族不同,他們曆史上可是產生過蒙恬、衛青、霍去病、李靖這樣的大英雄,率兵把漠北的若幹草原帝國打得分崩離析,曾經強悍的匈奴、突厥、鮮卑,都永遠的消失了,惟有看似文弱的漢人,卻一直在中原屹立不倒,傳承至今!

這裏麵一定有某種外人不知道的秘密!知識不多的葉憐丹僅憑直覺發現,滅漢的征途不會一帆風順。

他將手放在了哈撒裏的肩膀上:“親愛的諳達,也許丞相是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也許他是要咱們將刀槍磨得更亮。草原上有句老話,修好強弓勁弩才能射落翱翔的大雕,咱們就等著丞相大人的命令吧。”

哼,南方那群可恥的騙子,除了欺騙之外,他們還有什麼本事能對付大元勇士?心思粗笨的哈撒裏並不知道精確計算日食代表著多麼高深的天文學和數學成就,也不知道這意味著文明的先進和強大。

不過早一天晚一天到南方,不是什麼要緊事,反正馬力也得休養了……哈撒裏輕輕撫摸著戰馬的鬃毛,將它牽到運河堤下飲水。

伯顏丞相的中軍大帳,眾位將軍齊集,阿剌罕、張珪倒是能保持鎮定,可直腸子的蒙古將軍們,人人臉上帶著層掩飾不住的憂色。

七百裏站赤急報將福州陷落的消息傳到軍中,就算白癡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閩廣南嶺、武夷山以南,再沒有大元朝一寸土地,沒有大元朝的一兵一卒,南蠻子叛賊能集中全部兵力,在長江以南、武夷山南嶺以北區域,和伯顏丞相的大軍展開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