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章 悔恨與新生(2 / 3)

有人默默的念叨著:“家鄉?我回去過,沿京杭大運河北上的時候,我悄悄回家看了一趟,家裏正在做喜事哩!”

“蒙元南侵,百姓苦不堪言,你家還有什麼喜事?”

那人一臉悲苦,像丟了魂似的喃喃道:“我的屋子裏,鄉紳、族長、村裏的老人都來了,連九十三歲的老老族長都來了,我的妻兒披紅掛彩,看得出來,他們都哭過,但他們現在笑得很開心。”

難道是以為男主人死了,寡婦再嫁?可鄉裏麵寡婦再嫁是丟臉的事情,也不至於鄉老都來道賀啊!薑良材湊了過去,想聽聽下文,揭開疑問。

“他們以為我已在泰州,隨著李庭芝大帥殉國升天了!他們披紅掛彩,慶祝老劉家出了我這麼一位光宗耀祖的大英雄,和李大帥這樣的忠臣義士一同殉國,在他們看來,是老劉家無上的光榮,他們湊錢,為我修建了衣冠塚,修建了忠烈牌坊……”

那人的聲音,已是字字泣血:“我妻兒全族公養,我老劉家光宗耀祖,我爹親手把我的牌位,供在了族裏的祠堂上,和曆代祖宗待在一塊,可是,他們都錯了,他們以為我死了,可我還活著,我還像豬狗一樣的活著!我還能回家嗎?我還敢回家嗎?”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這四個字,在所有新附軍將士的心頭不斷重複,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為了苟延殘喘,為了延續可悲的生命,而拋棄了百姓的期待,違背了李大帥的教誨,想到家鄉父老如今還當自己早已殉國成仁,在家鄉將自己追隨李大帥殺韃子的英雄事跡廣為傳誦,他們的心頭,就比吃了黃連還苦,他們的眼眶,就比喝了十年陳釀的白酒還辣。

楚風在軍營外一座閣樓上,觀察著軍營中的動靜,“十多天了,應該收網了吧?”

張世傑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地,口稱萬歲道:“謝陛下恩典,微臣替淮軍將士,替故去的李庭芝李大帥,謝陛下皇恩浩蕩!”

“請起,張師長請起!”楚風一改平時隻要不是公眾場合就玩世不恭的嘴臉,比任何時侯都嚴肅認真:“李庭芝的謝,我可當不起啊!他駐守淮揚逾十年,使韃虜不敢南下江淮,直到宋亡,小皇帝謝太後降元,他依然守衛著我華夏文明,死戰揚州誓死不降,這樣的大英雄、大豪傑,已與嶽武穆前後爭輝,足為我華夏萬世敬仰,你帶他說的一個謝字,天下無人當得起啊!”

淮軍,在李庭芝手中,是天下第一等的強兵,能和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元鐵騎戰場爭雄的大宋頭等強兵,它的各個部分,已在泰州、福州、泉州殉國成仁,惟有被朱煥欺騙、裹挾降元的揚州淮軍,是這支軍隊最後的底子了。

張世傑是李庭芝之外,淮軍的另一位統帥,他也曾經奉旨駐守淮揚,之後率領部分淮軍駐防鄂州,在那裏抵抗伯顏的南下大軍,其後臨安陷落、海上行朝建立,這部分淮軍就跟著他下福州、泉州,在那裏殉國成仁。

出於對淮軍的感情,張世傑向楚風請求不要將這些曾經為抵抗蒙元流過血的戰士,送到礦坑裏充作苦役,給他們一個機會,張世傑用性命擔保,能將他們重新變成那支打不垮、壓不彎的天下強軍。

“他們曾經為華夏流過血、流過汗,可他們後來卻做了漢奸,認賊作父、為虎作倀,”楚風沉吟良久,或許是那位從未謀麵,卻無數次被提到的、和文天祥、嶽飛同樣不朽的李庭芝,或許是泉州城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二千五百淮軍,打動了他,最後他點點頭:“好吧,功過相抵還不能讓我改變主意,但李庭芝和淮軍這兩個詞,讓我動容,我不得不給他們最後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