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章 蠻夷之人(3 / 3)

今年不同以往,牧民們也在割草,可人們說說笑笑輕鬆愉快,時不時就有高亢的歌聲響徹草原,原來是小夥兒和姑娘們對著情歌;小孩子們東跑西跑的,老實的替父母割幾刀草,調皮的自顧著挖酸草根,吧嗒吧嗒嚼得滿嘴發黃。

自打大漢來到了遼東,冬天對於牧民們,就從生存變成了生活。

草料不夠,多餘的牛羊不必宰殺了白白浪費掉,可以賣給漢商,換取糧食鐵器鍋碗瓢盆,聽說漢船幾天之內,就能把牛羊運到南方出售。

宋末元初並沒有耐寒水稻,北大倉還是北大荒,遼東苦寒不產什麼糧食,牧民們過冬全靠牛羊肉,自然辛苦無比;現在有了能隨意儲藏的糧食,有了能蒸煮食物的鐵鍋、火爐、煤炭,似乎冬日的嚴寒,也就沒以前那麼難熬了,人們終於能在嚴酷的生存掙紮之外,有那麼點子閑工夫享受生活的樂趣。

“烏仁圖婭公主,烏仁圖婭公主來了!”草原上,一身鵝黃色袍子,跨著桃花馬的烏仁圖婭遠遠奔來。

牧民們趕緊丟下手中的活計,不管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還是梳著小辮的兒童,一律跪下磕頭:“神聖的白度母,長生天賜下的喜樂女神啊,你把幸福安康帶來了草原,你的笑容比陽光還要溫暖!”

所有人都知道,烏仁圖婭不僅是乃顏汗的掌上明珠,遼東草原的公主,還是大漢皇帝即將迎娶的妻子,在牧民樸素的思想中,正是她的存在,才讓乃顏王爺和漢國站到了一塊,才有了定遠堡、有了騎兵師、有了一船船滿載物資的漢國商船,有了過冬所需的糧食、布匹和呢絨。

長生天賜下的喜樂女神,是牧民們私自給草原明珠加上的稱號,他們打心眼裏喜歡,崇拜這位溝通遼東和漢國的和平使者。

“起來,起來吧!”烏仁圖婭在馬上雙手虛扶,她知道牧民對自己的愛戴,全是來源於父王和夫君的合作啊!

人們喜笑顏開,從草地上爬起來,目送女神揚鞭遠去。

如風一般疾馳,烏仁圖婭的內心卻焦急萬分,遠不如她麵上表現的那樣平和。父王收到勢都兒和哈丹的傳訊,到東蒙古草原上會盟,但他離去三天之後,就有些可怕的傳言從伯顏丞相屯紮的東寧府傳來。

父王乃顏,是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後代,勢都兒的祖宗哈撒兒﹑哈丹的祖宗合赤溫,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而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兒子拖雷一係,他們的關係相距甚遠,應該不至於……

不過,萬一那些可怕的謠傳,並非空穴來風呢?烏仁圖婭不敢冒這個險,她留書定遠堡之後,飛騎趕往東蒙古,試圖在半道上截下父親乃顏汗。

往日會盟的地點,都在東蒙古和遼東之間的折連川,可這次卻改到了深入東蒙古的臨湟,乃顏出發之前,烏仁圖婭就表示了異議,可乃顏笑著摸摸女兒的頭:“我的草原明珠嗬,知道為什麼牧民們叫你白度母、長生天賜下的喜樂女神?”

烏仁圖婭驕傲的挺起了胸膛:“因為我是父汗的掌上明珠,未來遼東的主人!”

“不,他們認為是你,是你和大漢的聯姻,給部族帶來了幸福安康!”乃顏的聲音有些兒沙啞:“女兒已經做出了表率,父汗還能計較太多嗎?放心吧,在天的父會保佑我的!”

……

父汗啊父汗,你可知道,你不僅是遼東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你還是女兒的父親,這世上兩個最親的男人之一啊!烏仁圖婭狠狠的甩著鞭子,桃花馬四蹄幾乎騰空,飛雲掣電般向著東蒙古、向著臨湟疾馳。(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