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眾人額頭汗津津的流下來,他們知道楚風並非虛言,以他手上的軍事力量、前所未有的巨大財富、新儒學宗師的道統地位、軍隊百姓中救世主式的威望、漢軍各級軍官的忠誠和情報、保安二司的殘酷手段,皇帝可以輕而易舉的成為漢國所有人命運的主宰,生殺予奪,隨心所欲。
為什麼不呢?如果自己處在他的位置,會不會……人們不敢再想下去。
“絕對不會。因為我是大漢國最大的商人和匠師,所以我永遠會站到你們一邊——除非你們和漢國大多數的百姓站到了對立麵。”
楚風一語石破天驚,人們此時才恍然大悟:皇帝與其說是一位軍事統帥、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不如說更像一位商會會長和最高明的匠師!漢國的工廠產業,多是他的私產,漢國的工藝進步,多是他的功勞!他的利益,本來就和各位匠戶出身的官員、商人大致相同!
“漢國的教育雖好,咱們隻有一所小學校,我卻要普天之下的能人為我所用,怎能隻開進士一科?諸位,有舍才有得,也許你們的子弟會少撈幾頂官帽子,可我們將會得到全天下!”
於是,確定了既能讓小學校畢業生取得好成績的進士科,又保證錄用各地士子的曆史、經義、文藝、弓馬等科,即使最傳統的儒門士子,也能以曆史、丹青中個秀才,經義科采用《四書新解》《五經新編》,更有利新儒學的推廣。
所以,當士子們大鬧考場的時候,楚風就非常奇怪了:“確定了考試科目,並且把章程貼到了各州縣的衙門前,你們怎麼什麼也不知道呢?難道各地方官膽敢隱瞞?”
士子們麵麵相覷,還是那個最先衝出來的落拓書生摸了摸腦袋,不好意思的說:“稟、稟皇上,我們、我們千裏迢迢趕來,隻怕誤了考期,哪兒有心看各地官府門前的告示喲!”
嗬嗬,幸好先考進士科,其他科目在後麵,士子們可以繼續考下去。楚風微笑著勉勵他們,努力考出好成績。
“謝陛下隆恩!”士子們感激涕零的行禮,有人記得拱手即可,有人還按老規矩跪下磕頭,忽然想起新朝儀製不同以前,此舉似乎有懷念故宋的意思,倒得罪聖上了,頓時紅著臉站了起來。蒙元從不開科取士,天下讀書人幾乎絕了指望,漢國這邊不管怎麼個考法,隻要開科,就是讀書人的希望之所在,他們怎麼不感激涕零呢?
沒讀過算學、物理和化學,隻能離開考場,等下幾科,有的人盤算著經義簡單,有的人覺得曆史更容易,還有人想每科都試試,互相攀談著走出考場。
那落拓書生和身邊朋友說笑道:“我關漢卿隻好去應文藝一科,看看撞不撞得上。”
楚風腦中靈光一閃,趕緊叫住他:“你就是關漢卿,寫《竇娥冤》的那位關漢卿?”
“不才賤名上達天聽,慚愧慚愧。”關漢卿知道自己在梨園中好大聲名,《包待製三勘蝴蝶夢》、《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幾部戲江南江北處處傳唱,皇上知道名字並不稀奇,可《竇娥冤》剛構思了個框架,隻把劇情說給幾個知交好友,皇上是怎麼知道的?(貓注:至元二十八年元朝改按察司為肅政廉訪司,《竇娥冤》中竇娥父親為廉訪使,故劇本完成應在至元二十八年之後,此時未成)
“哦,問問而已,你去吧!”楚風此時見慣了曆史名人,文天祥張世傑都常來常往了,一個關漢卿,並不算震驚。
可走出考場的關漢卿,一下子被士子們圍住了,又羨又妒的道:“漢卿兄上達天聽,此次科舉必定榜上有名!”“恭喜漢卿賢弟簡在帝心,將來五馬黃堂,青雲直上!”“皇上慧眼如炬,關兄聖眷優隆,豈止五馬黃堂,若幹年後封侯拜相,隻在反掌之間!”
饒是關漢卿落拓數十年,在梨園菊部賣戲為生,養成個孤高狷介的品性,自詡“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此時也不禁有些飄飄然,在恭維聲中,應付著似乎一下子便低下一截的士子們。(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