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章 革新(2 / 2)

“楚哥兒、哦不、陛下,”王李氏叫習慣了,改口可不容易,訕訕的笑著,“往這邊來,我們按照水轉大紡車的原理,做了這水力紡紗車、水力織布機,您來看看。”

“嶽母大人說哪裏話,您叫我楚哥兒,不是還親切些?”

巨大的水力紡紗機、織布機,給楚風以極大的震撼。什麼珍妮機騾機,我到古代能造槍造炮,能造簡單機床,因為那是後世大量應用的東西,結構上差不多盡人皆知;可十八九世紀的紡織機械,早就失傳了,除了工業史專業人士,誰能記得清珍妮機長什麼樣子?

倒不如立足本土罷,宋末江南的水轉大紡車,技術水平決不落後於騾機;珍妮機一次能紡八支紗線,可黃道婆的紡機也能紡三支,改進一下,決不比你珍妮機差!

宋末和明末,中國的技術成就絕不遜於當時的西方,甚至在某些方麵遙遙領先,可惜……

王李氏摸著紡機,驕傲中帶著點遺憾:“我們算了帳,琉球的工效高、機器好,可人工稍微高些,紡的棉布,每匹成本化三十五塊錢,運到中原也隻賣個五十塊,利錢和呢絨比,就差的遠了。”

楚風搖搖頭,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成本低一塊錢就能逼得競爭對手破產,有便宜的船運,琉球棉布能占據整個東亞市場,甚至更遠……

現階段,閩南的棉花,供應棉紡織業綽綽有餘,將來航線通到印度,把那兒的長絨棉弄來織布,還不發大了呀?英女皇皇冠上的明珠,我要把你握在手中!

“啊,偉大的皇帝,英武的陛下,威震整個南中國,讓數十個國家的君主在您麵前低下頭顱,威嚴震懾東海和南海,聲威遠布於北方草原的至尊……”

楚風哭笑不得,惡狠狠的威脅馬可.波羅:“如果你再廢話,我就取消你那百分之一的傭金!”

“請原諒,您忠誠的仆人再次見到您的喜悅之情,實在是難以用簡短的語言表達。”波羅先生眼見陛下臉色越來越難看,趕緊長話短說:“純堿弄來了,玻璃在爐裏。”

對了嘛,如果波羅先生說話都能這麼言簡意賅,那麼效率能提高至少一倍的,楚風滿意的點點頭。

中國古代亦稱琉璃,是一種透明、強度及硬度頗高,不透氣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環境中呈化學惰性,亦不會與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做酒具、茶具、窗戶、杯子、鏡子、各種裝飾品,並且,這東西在亞洲價格非常昂貴。

宋代之前,玻璃又稱“頗梨”,從西域陸路運來,在絲綢之路上幾經輾轉,價格堪稱天價;偉大的宋代,海洋上的貿易遠達西非沿岸,玻璃大量從西方運來,但海上的風浪,讓它的價格居高不下,文人們把小塊玻璃掛在腰間做裝飾品,至於成套的酒具,那簡直是無價之寶。

玻璃的製作,極其簡單,中國人決不是做不出來——春秋時候墓葬,就有玻璃出土。隻不過它遠沒有陶瓷的實用性好,所以在最初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了而已。

楚風很早就做過這東西,但那時候沒有純堿,玻璃色澤渾濁不透明,一坨一坨的沒什麼用處,隻有以純堿為材料,玻璃才能清澈透明,達到製作窗戶和初級光學鏡片的質量。

直到馬可.波羅到來,他家是威尼斯的商人,熟悉玻璃製作,會用鐵管子吹出成型的器皿,這時候楚風正好要打開和北方草原上乃顏的商路,便把純堿列入交易清單,運回後交由意大利旅行家來製作玻璃。

現在,玻璃製作成功了,把這東西賣到北方,必定大賺一票!楚風高興之餘就準備離開,這時候,波羅先生在身後怯怯的問:“尊敬的陛下,您的仆人懇請您,和我簽下分配利潤的協議。”

當楚風在琉球大搞工業革新的時候,蒙元朝堂上也有這一場革新。

大儒葉李的聲音回蕩在光明宮中:

“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