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章 新的長城(2 / 2)

但現在,麵對十倍的兵力,大元朝最精銳的蒙古勇士,宋人們竟然守在城中半個月,沒有一點動搖!

蒙古勇士們箭如雨下,城上射下的箭矢,速度和準確與草原雄鷹相比,自然望塵莫及,但弓手們就是死戰不退,借著堞垛的掩護,持續不斷的和你對射。

陷陣隊、先登營挺著鋒利的彎刀爬上城頭,宋人不僅不逃走,還敢於拿著武器和粗壯的勇士對砍,也迭迷失從土坡上清清楚楚的看見,一名先登營百戶的翎根甲上紮滿了羽箭,倒地之前,掙紮著把彎刀砍入了麵前敵兵的肩膀;受傷的義軍士兵在地上痛苦地掙紮,翻滾,突然,他撿起一支箭,把鋒銳的箭矢插進了百戶的咽喉。

旁邊身穿羅圈甲的牌子頭狂吼著一刀劈下,義軍士兵的人頭盤旋飛下了城牆,血水從脖子斷裂處噴飛三尺高。兩個義軍弓手射完了手中的箭矢,他們一起撲上來,一人用手抓住牌子頭手上的彎刀,武士大力想抽回彎刀,刀鋒一旋,抓著刀的手指就和主人分離,正當他要順勢劈下的時候,第二名弓手已拔出腰間的匕首,刺進了他的心窩。

不少明顯是新招募的民軍,手上拿著的長矛杆子還帶著淡淡的青綠色,他們居然毫不畏懼的和蒙古武士們以命搏命,兩個、三個甚至四五個人,和敵人同歸於盡……

如火如荼的攻勢漸漸疲軟,終於難以為繼,登上城頭的小股元軍被一一肅清,戰場慢慢回複了平靜。

鈍兵於城下半月,從城牆下退回來的蒙古勇士的眼睛裏,也沒有了過去那種不可一世的驕橫。草原民族尊敬勇士,汀州遇到的對手,值得尊敬。

這樣的對手,橫掃天下的蒙古精兵很少遇到,揚州李庭芝、鄂州張世傑,還有那永不屈服的合川釣魚城,值得蒙古勇士尊敬的對手,已經不多了。

沒想到,在汀州還能遇到一位硬骨頭,也迭迷失伸出舌頭舔了舔有點發幹的嘴唇,眯起了眼睛,現在他不得不同意使者入城勸降了。

身為塔出大帥的愛將,他為了大帥戰無不勝的名譽考慮,以正在攻城為理由,將張弘範派出的勸降使者阻攔了兩個時辰,然而,奇跡並沒有出現,汀州城仍舊屹立在南下閩廣的通路上,像一把鐵鎖牢牢的鎖住了十萬大軍。

使者是守將陳子才的好友,他如願見到了這位多年故交。

“大元崛起朔方,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曆古所無。夫漢者,琉球一隅之地,篡奪故宋之賊,欲與大元爭天下,誠為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仆為將軍計,攜蒙漢都元帥張大人書信來,請將軍為蒲田陳氏、為麾下將士著想,及早歸降大元,吾皇千古雄才,必不惜裂土分茅,以高侯相待。”

陳子才劍眉一挑:“哦,書信何在?”

使者心頭一喜,忙不迭的將信雙手呈上,誰知陳子才接過後看也不看,撕得粉碎,仰天大笑道:“我蒲田陳家有西湖嶽王廟盡節的狀元,有守城不降身被車裂的通判,卻沒有屈膝事敵的汀州知府!”

使者惱羞成怒,厲聲逼問道:“大元天兵一旦破城,軍民人等玉石俱焚,將軍就不為城中百姓乞活,為麾下將士乞命嗎?”

陳子才沒有回答,而是問守城的士兵和民夫:“告訴他,你們想苟且偷生嗎?”

一名胡子拉碴的老兵,張口就是揚州土話:“標下是淮南人,蒙大元天恩高厚,全家都入了土,現而今標下隻想早點下去陪爹媽,倒有點嫌命長了!”

幾名年輕士兵不屑看了看使者,一言不發。他們的老家在贛州,如今的贛南,已被蒙元屠刀變成了巨大的墳場。

“使者大人還是回去吧,咱們粗人,不懂得那些大道理,隻知道興化人擋了唆都七天,全城被屠三萬多,隻剩下二十七個人。咱汀州人,未必比興化膿包。”民夫們喊著號子,抬石頭加固城防。

使者順著他們離開的方向看去,瞳孔一下子縮緊了,他知道自己的使命絕對無法完成:西南角被回回炮轟塌的城牆,已經修的完好,甚至比垮塌之前更為結實。

因為堆砌磚石的糯米灰漿中,凝結著戰死英烈的鮮血!

用我們的血肉,組成我們新的長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