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整個泉州城已經沸反盈天,出處都有婦女兒童的哭泣聲,甚至傳來了士兵**女子的狂呼浪叫。
張世傑治下,宋軍軍紀並非不好,他們是不會進老百姓家門的——客觀上說,一般漢人老百姓也沒什麼油水。
但各軍挑選選鋒營,也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人家選鋒拚死拚活搶先打進城圖的什麼?還不是財帛女子。那麼各家逆黨的戰利品,就由得選鋒營先拿。
此時誰是逆黨誰不是逆黨,並沒有在家門口掛牌子,選鋒們隻要看到高門大戶的番商,就衝進去大搶一通,多有占城、三佛齊等處無辜番商遭殃的,隻要進了家門,就在門口插個小旗子,表示這是有人占據的,後來的人你們搶別家去吧!
有些營頭的選鋒來晚了,看到各處番商家門口都插上了旗子,就不好再進去了,軍隊從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不是萬不得已,沒人願意去破壞它。但翻一麵說,難道後麵打進來的,就一點湯水喝不到了?於是,漸漸有些和番商做鄰居的漢商也跟著倒了黴。
好歹這些宋軍上頭有張世傑陸秀夫這樣的正人君子管著,不敢十分放肆,漢商隻被搶錢,還沒到奉獻妻女的地步;番商就遭瘟了,抄家不說,妻女也被逼著陪軍爺們樂嗬樂嗬,泉州城處處有女人叫、小孩鬧、士兵吼,實在不成個樣子。
楚風看不過眼,派人以十人為一隊,到街上去維持秩序,又派了漢軍中土生土長的幾個泉州兵,帶隊到平時樂善好施、不為非作歹的番漢商人家去,用大毛筆在他們門上寫字:“此係義民,諸軍不得擅入。”
馬上就有運氣不好的選鋒挨了打,他們隻覺得琉球漢軍又凶又橫,咱們家將軍都許了搶各逆黨的財物,怎的琉球人還來幹涉?不過為了財物似乎還犯不上和琉球人拚命,何況還有許多真正的逆黨可以搶,這些選鋒就收斂了些,退出番漢商人的家宅,紛紛湧入田真子、林純子、顏伯錄、孫勝夫家中,去禍害他們的妻女。
一時間,泉州番漢商人個個頂禮膜拜楚總督,家家貢楚風的長生祿位,連帶著做牌位、神龕的木器店,生意都火了好些天。
兩個時辰後,張世傑派出的軍法隊進入泉州,局勢才徹底的平息下來,沿街百姓香花紅燭,迎接朝廷王師。
害怕朝廷又出什麼岔子,楚風則迫不及待的將蒲壽庚一家老小押到了校場上,這裏,昨天還浸透了二千五百名淮軍的鮮血,現在,罪魁禍首蒲壽庚,將在這裏被明正典刑,以祭奠淮軍的英靈。
數萬百姓從家中湧到校場,他們想親眼看看這隻吃人老虎的下場。密密匝匝的人頭,把校場四周擠得密不透風,漢軍士兵們努力維持著秩序。
不過在開刀問斬之前,楚風先讓人抬出了一具淮軍的屍身:已經換上了幹淨的衣衫,特意找來的淮軍新號衣,顏色鮮亮,他靜靜的躺在床上,表情平靜而安詳,身邊圍滿了鮮花,紅豔豔的花兒,就像他忠誠的一腔熱血。
“這是捉住蒲壽庚的英雄,是二千五百名淮軍中最後戰死的烈士。請問,有誰認得這位偉大的戰士?我要知道他的姓名,我要把他的姓名刻在碑上,讓他萬古流芳!”
話音剛落,人群中一陣騷動,就有人軟軟的倒下了。於何氏的丈夫扶著她,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他和妻子同時認出,鮮花圍繞的英烈,就是自己的弟弟何承誌!
好一陣子,於何氏才悠悠醒轉,看著弟弟的屍身,哽咽得說不出話來。還是他丈夫,說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好、好”,萬人矚目下,楚風強忍住痛哭的衝動,拿出一件血跡斑斑的淮軍號衣,抖開了展示給百姓們看。
殷紅的鮮血如片片梅花,梅花之間是顏色有些消退了的十個墨黑大字:“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
這是淮軍大帥李庭芝的臨死遺言!十個字,何承誌把它記在了衣服底下,也牢牢的刻進了自己的心。
他自始至終,沒有忘記這十個字,他做到了,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
不僅是何承誌,李庭芝、黃克己、傻牛兒、老麻子……他們都做到了。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隻要這樣的人還剩下一個,炎黃一脈,就不會亡。(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