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章 刺殺(1 / 2)

敏兒聲稱纏足事件給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嚴重的創傷,楚哥哥必須帶她上街玩,才能彌補這一重大傷害。

今天是旬日,楚風也想上街轉轉,每天晚上到學校培訓教師,白天處理琉球政務,忙得連軸轉,再整天想事兒,搞得腦子生疼,該出去散散心了。

總督府門外的大街上,建築工人們正在鋪設路麵,他們先在路麵基層均勻的墊上一層碎石,再填上一層三合土,最後用五頭牛拉一個八千斤重的圓柱形生鐵滾子,把路麵夯實、壓平。

以往修築夯土路麵,都是幾名工人用木杠子抬起大石鎖,突然拋下,利用重力把路麵砸平,楚風發現這種方法非常消耗人力,就用後世壓路機的原理,讓鋼鐵廠拿生鐵澆鑄了五個大鐵滾子,用牛拉著來回滾動,圓柱形滾子與地麵接觸麵積很小——純理論上甚至是一條線,八千斤的重量集中在這麼小的麵積上,單位壓強非常高,比拋石鎖壓得更平、更細。

而且拋石鎖是用人力往上抬,為克服重力需要人力做功,消耗能量大;而牛拉著鐵滾子,是在地麵上滾動,不必消耗能量做重力功,幾頭牛拉著輕輕鬆鬆,很快就能壓平一大片路麵,效率不知提高了幾十幾百倍。

寶島風大、雨多,泥土路麵晴天揚灰、雨天滿地稀泥,出行十分不便。受鄭發子修建從煤礦到鋼鐵廠大路的啟發,楚風決定用三合土鋪設琉球的城市道路,比起水泥,三合土價格便宜多了。

為了三合土,順帶推廣了蜂窩煤。以泥土、煤粉混合為基料,船場產生的大量鋸木麵、碎木渣也不浪費,送到窯裏碳化,摻進基料中。用鐵做成罐頭大的盒子,另做一個蓋兒,上麵焊著七八根圓鐵條,生產時基料放進盒子,再把蓋子扣上一擠壓,中間有圓洞洞的蜂窩煤就做好了,風幹就能用。

推廣蜂窩煤不僅方便百姓,燒過的炭渣被收集起來,打碎了再添上熟石灰和泥土,就是三合土了。土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矽和三氧化二鋁,熟石灰即氫氧化鈣,它們發生反應,生成不溶解的水化矽酸鈣與水化鋁酸鈣,將三合土中各種原料顆粒膠結起來,提高了強度和耐水性,得到近似水泥的效果,雖然不能用來建築房屋,但做建築樁基、夯土路麵,成本低而效果好。

楚風帶著敏兒走出中門,兩側的衛兵啪的一下腳跟並攏,左手持矛,右手握拳於胸前行禮,築路的工人們也停下手頭的工作,有點好奇的打量著這位年輕得不像話的大人物。

朝他們微微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楚風帶著敏兒在街上信步閑逛。還沒走上幾步,就聽得背後有人叫喊:“楚大人,總督大人,請留步。”

鄭發子到總督府辦事,他坐著兩個土人抬的滑竿,居高臨下,一眼就看見楚風越走越遠,連忙催促土人,呼哧呼哧的抬著滑竿,飛跑來追。

楚風立定腳步,鄭發子翻身跳下滑竿,雙手打拱、彎腰九十度行了個鞠躬禮,“總督大人,四輪車已經造好了,大人從泉州帶回的馬匹,能不能賣些給小人?”

鄭發子用高爐爐渣和炒鐵爐的煤炭渣,加上石灰、粘土,鋪好了從煤礦到鋼鐵廠的道路,使用兩輪板車拖煤炭,靠土人拉車,比扁擔挑、背篼背,效率提高了三倍。

楚風見了兩輪板車,就想起了四輪車,提醒鄭發子一句,他立刻明白過來,打造了好幾部四輪車。

和跑到宋代以後“發明”高爐一樣,想在東周以後發明四輪馬車的穿越者又要失望了。春秋早期秦國墓葬就出土了青銅四輪馬車模型,現存於甘肅禮縣博物館,隻不過,那時的四輪馬車隻有一個用途:國君死後出喪,運送靈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