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政(3)(2 / 3)

張浪回到前線,許進臣很想訓斥一番這個不知道規矩的部下,但作為間接當事人,統帥的威嚴讓他放棄了質詢。

明軍距離德裏已經不到兩百裏,兩個多月的長途行軍,明軍雖然疲憊,卻士氣高昂。德裏在這段時間裏聚集了不少軍隊,但旗幟散亂,軍令混亂,即使是明軍的斥候部隊,也經常冒失地衝殺德裏守軍派出的警戒部隊,以此取樂。跟在明軍後麵的馬哈杜爾軍,雖然軍陣井然,卻疲憊不堪,人數更下降到三萬人不到,已經不足為患。

許進臣憂心的是彈藥的儲量,沿途雖有不少商團煉製火藥,但原料缺乏,提供的土製火藥有限,反而是明軍各營,仗著隨軍商團也能提供火藥,在彈藥消耗上更沒有節製。統計上來的數據,平均每個士兵攜帶的彈藥已經不足一百發,以這個基數的彈藥,不要說攻打德裏城,萬一莫臥爾軍拚死進攻,自保都很危險。

“或許,我們應該派人與莫臥爾皇帝談判了。”統帥部參謀們建議,“如果我軍能夠保持強勢的進軍態度,應該能迫使莫臥爾軍花錢請我們退兵的。”

許進臣沒有指望這次遠征能打下德裏城,德裏是沙迦汗經營十幾年的莫臥爾新都,城防建設參考了明軍在第一第二南亞戰爭中表現的攻擊力,不僅有莫臥爾的匠師參與設計建設,沙迦汗還雇傭了不少歐洲的工程師和火炮專家,不僅城防堅固,每麵城樓還有超過十門城防重炮,而明軍這次遠征隻有數十門十二斤以內的中小型野戰炮。

“奧朗則布是個暴虐而殘忍的人,狂妄自大,剛愎自用,如果我們不能在德裏城下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恐怕他是不會屈服的。”許進臣很有些擔心地說,“奧朗則布一定會主動出擊,但他卻不魯莽,好大喜功的他,一定會聚集起一支數量恐怖的軍隊,等待與我們決一死戰。”

“可是,斥候報告,聚集在德裏城下的軍隊雖有十幾萬,卻大多是些土軍武裝,沒有什麼戰鬥力。”

“張浪,你的情報呢?”

“根據輸誠的土軍將領和莫臥爾貴族報告,奧朗則布在得知我軍遠征消息的初期非常震驚,並要求臣屬商討和談事宜,但隨著聚集在德裏城下的軍隊增多,而我軍在沿途遭遇土著的激烈反抗(說到激烈反抗,張浪有意提高聲量),奧朗則布改變了主意。”

接著,張浪用嘲諷的語氣說:“奧朗則布處死了所有主張和談的官員,要求臣屬與他一道,為了莫臥爾帝國和成吉思汗的榮譽,與明軍死戰到底。”

“目前聚集在德裏城的莫臥爾軍有兩萬餘人,還有大約十三萬莫臥爾軍從南麵,西麵趕來,預計在半個月後到達。至於聚集在德裏周圍的土軍,保守估計每天增加的數量在一萬到兩萬之間。”

“也就是說,如果奧朗則布不注意節製他的擴軍行為,我軍隻需就地休整一個月,德裏城下的勤王軍就將吃光德裏的存糧,不戰自潰。”

“另外,番仔(張浪對招募的土著下屬的蔑稱)報告,土軍得到的軍糧供應有限,饑餓的土軍士兵經常打劫德裏周邊的村鎮,不少村鎮請求我軍救援,並願意承擔駐紮費用。”

“那些番仔的消息恐怕不可靠吧。”參謀們紛紛質疑,“難道那些土軍比我軍士兵還凶惡?”

“呃,我軍士兵雖然饑色,卻不至於不問年齡,那些土軍,上下有別,他們卻習慣了。”張浪嘲弄說,“我軍搶軍糧不搶雜糧,那些土兵可沒有這樣挑剔的口味。另外,土軍的搶劫,已經到了不分種姓的地步了。”

“也就是說,向我軍求援的,不僅有番民,還有那些土邦貴族?”參謀們好奇起來,“他們真能違背神的分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