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周天子桓王覺得事情鬧大了,自己的老虎皮居然被鄭莊公扯起來這樣利用,實在是丟盡了老臉!哦,是小臉!一怒之下還真當自己是老虎了,於是糾集了蔡、衛、陳等國的軍隊,宣布對鄭開戰。在周桓王年輕的大腦裏,原本想法是周天子大軍過處寸草不生,鄭莊公在大軍壓境之際怕得屁滾尿流,在亡國的最後時刻把自己捆了,獻給天子請求贖罪。曆史上也真有這樣的時刻,不過那是武王時候的舊事了,差不多過去400多年了。
鄭莊公是個馬背上打天下的國君,經曆的大小戰役沒有百場也有八十場了,哪裏會把這年輕天子放在眼裏,他冷靜地調度兵馬,沉著迎戰。周桓王臨時糾集的烏合之眾終究是打不過身經百戰的鄭國軍隊,雙方一接觸就呈一邊倒的態勢,鄭國軍隊壓倒性地殲滅了周天子聯軍,周桓王生平親身經曆的第一場戰爭就以失敗逃竄而告結束。
鄭國有個大將叫祝聰,以箭法神準而聞名,在戰鬥中祝聰的軍隊銳不可擋,祝聰也身先士卒地衝在最前麵,緊追逃竄的周桓王不放。追得近了,祝聰張弓搭箭,一箭射在周桓王的左肩上,險些把周桓王射落馬下。遠出監戰的鄭莊公看得真切,趕緊鳴金收兵。
祝聰氣憤地對鄭莊公抱怨道:“收什麼兵啊,應該宜將剩勇追窮寇啊!再給我一點點時間,絕對把姬林那白癡天子給你捉來當俘虜!”
鄭莊公氣不打一處來,連聲辱罵道:“你大爺的!你白癡啊!他是天子,我是諸侯,你說我把他捉來怎麼搞?”
鄭莊公不是白癡,他是有著聰明政治頭腦的流氓國君,知道以進為退的道理,當夜派人送了大批的豬牛羊和美酒到天子的駐地去,還寫了情真意切的信,說自己隻是想幫助天子教育不聽話的宋國,別無他意,可天子聽信讒言,貿然動兵戈,這實在是誤會,天大的誤會。今天的戰鬥實在是為了自保而逼不得已所為,還請天子你大人不計小人過,赦免了我吧。
周桓王拿著這封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信氣得全身發抖,可不赦免又能怎麼著呢?鄭莊公既然把台階都遞到自己腳下,還是識趣點免生枝節,乖乖下來吧。於是周桓王發表了赦免鄭莊公的公告,表示雙方已經達成充分的諒解,然後撤軍(如果還有軍隊的話)回國。
祝聰這一箭,是改變曆史的一箭。它徹底摧毀了400多年周王朝作為天子的權力和威望,給了諸侯充分的信心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至此,周王朝已經不再是那個富有天下威震四海的天子之國了,已經降低到一個弱得不能再弱的諸侯國的地位了。在以後的歲月裏,周王朝的價值在不斷地貶值,徹底淪為諸侯爭霸可資利用的棋子,這樣的後果,是400多年前建立分封製的武王姬發完全想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