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八世紀的時候,最風光的諸侯國還不是後來我們耳熟能詳的齊、楚、秦、晉等國,而是公元前806年才立國的與周王畿之地接壤的鄭國。
鄭莊公是個流氓,《左傳》裏有個著名的故事“鄭伯克段於鄢”,就是說他的流氓事跡的。流氓的的立身之道一是刀子,二是潑皮精神,這兩點鄭莊公都從來不曾欠缺過。鄭莊公跟周桓王的齷齪起源是一個左卿士的官銜,其實對於鄭莊公這樣立誌做大的諸侯來說,中央政府給的官銜不過是個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可問題是這耳朵在的時候不覺得,要是非要把它割了,就算是聾子吧,也非要疼得跺腳罵娘的。周桓王即位初始就不怎麼懂事,還當自己處在祖宗武王君臨天下的年代,一揮手就把鄭莊公在中央政府的名譽頭銜給整沒了。可鄭莊公是流氓啊,流氓是歪著腦袋扛著肩在大街上溜達找事生事的主,周桓王這麼一撩撥,那還了得!
鄭莊公二話不說,立馬點齊軍隊,還有農民,帶上刀槍和鐮刀,長驅直入王畿,撞上小麥成熟的時候就割小麥,稻米成熟的時候就收割稻米,然後滿載而歸。我們知道,自從周平王遷都以來,王畿之地本來就被壓縮得少得可憐了,稅收供奉連員工的工資都開不出來了,你還這麼一搶,簡直是不讓天子活了。可周桓王也沒法,打又打不過,勸又勸不聽,隻好眼巴巴地看著到嘴的糧食被鄭莊公搶走,屁也不敢放一個。
鄭莊公是個很有幽默感的人,很想看看周桓王對這事的反應如何,就帶上大隊兵馬大大咧咧地到洛陽來朝覲周桓王。即位不久的周桓王也是個很好玩的年輕人,親切地接見了鄭莊公,熱情地問道:“你們鄭國今年的收成如何啊?”
鄭莊公回:“托您的洪福,五穀豐登啊。”
周桓王歡喜地說道:“那就好,那就好,看來今年王畿的糧食我終於可以留下給自己吃了。”然後周桓王送了10車小米給鄭莊公,懇切道:“請你務必收下,萬一以後鄭國出現了荒年,這些糧食應該能抵一陣了,就拜托不要再來我的地盤上搶了吧。”
鄭莊公哪裏是能吃癟的人啊,他用上好的綢緞把10車小米密實地包裹起來,叫士兵敲著鑼,打著鼓,滿大街嚷嚷:“哎喲喂,宋國太久不朝貢了,天子發脾氣了,特意賜了我10車綢緞當軍資,要我幫忙去消滅那不聽話的宋國了。”好家夥,鄭莊公的流氓德行一上來,幹脆把天子也拉來替他背黑鍋了。
那時候訊息傳遞很慢啊,鄭莊公在外麵大造輿論的時候周桓王還蒙在鼓裏,沒能及時召開個新聞發布會什麼的以正視聽。這拉大旗做虎皮的招數果然管用,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下,更在實際利益的驅動下,魯國和齊國兩個被鄭莊公輿論蒙蔽了的國家立即出兵,組成了多國部隊,聯合對宋實施了“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
等到戰爭打起來了,血流成河了,身在洛陽的周桓王才知道鄭莊公居然是打著他的旗號在搞侵略戰爭。這情景就有點像現在伊拉克查不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國會丟臉後的暴跳如雷一樣。可這時候鄭莊公才不鳥你了,沒工夫來聽你講笑話了,周桓王你丫還是洗洗睡吧。等爺把宋國滅了再來陪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