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迷惑漢軍,劉碩並沒有放棄攻城,不時地會派出人馬攻城。這日,太史慈帶了一萬人馬,再次發動了對鄴城的攻擊。由於黃巾軍一直沒有大規模攻城,鄴城城牆上隻是稀稀拉拉地站著幾百名漢軍。看到漢軍欲功成後,紛紛抽出了弓箭。當黃巾賊進入射程後,數百人一齊張弓搭箭,動作非常齊整地拉開了弓。漢軍雖然對黃巾賊產生了畏懼心理,但基本功還是很紮實的,就憑他們拉弓搭箭這幾下動作,就不是半路出家的黃巾士兵多能比的。
“放!”
當黃巾賊終於進入射程後,守城的小校發出了命令,一支支長箭帶著強烈的破空聲,隻在眨眼的工夫就掠過數百丈的距離,其快如風,眨眼間便到了黃巾軍陣前。噗嗤……一陣陣肉體被刺破的聲音響起,箭矢輕易紮破了黃巾並將身上的軟件,力道大的,直接洞穿了身體,帶著黃巾兵的身體飛離原地,有的直接被釘在地上。由於人太過密集,大部分的箭都射中了黃巾兵,還未衝到城下,已經倒下了數百人。 慘叫聲,悶哼聲,馬嘶聲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戰場上的空氣突然變得沉重起來,黃巾兵的第一波攻擊很快便被擊潰了。看著不停倒下去的士兵,紅著雙眼的太史慈下令撤退。
稍事休整,太史慈再次下達了攻城的號令。一霎時,號角齊鳴、鼓聲震天,黑壓壓的黃巾開始了又一次進攻。鄴城城頭,站著公孫侯手下頭號大將徐榮。
城外站著的是太史慈,他當然不知道徐榮的厲害。即便劉碩在此,可能也把他當成一個三流武將了。在《三國演義》裏,徐榮是一個被夏侯惇交馬數回,斬於馬下的三流將領,但演義和曆史往往是有出入的。比如夏侯惇,曆史上隻能用軍事白癡來形容。而曆史上的徐榮,可謂是一位名動一時的猛人。他的戰績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他的記載雖然很少,卻足以令他擠身三國一線大將行列。
徐榮,三國時代軍事家。徐榮是遼東襄平人。雖然在《資治通鑒》中認為他是玄菟郡,也就是現在的沈陽人。但在《三國誌.公孫度傳》裏,我們能找到這樣的內容,“公孫度字升濟,本遼東襄平人也。同郡徐榮為董卓中郎將,薦度為遼東太守。”也就是說公孫度和徐榮是老鄉,而公孫度是遼東襄平人,所以徐榮也隻能是遼東襄平人。
在曆史上,徐榮的戰績是可以彪炳史冊的。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
大敗曹操。漢初平元年,曹操召集18路大軍,誓要消滅董卓。但由於同盟軍內部各自為戰,雖然連克汜水,虎牢,占據洛陽,然後便停滯不前了。曹操隻得自己帶兵前往追擊董卓。曹操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據舊京,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遂引兵西,將據成皋,張邈遣將衛茲分兵隨之。進至滎陽汴水,遇卓將玄菟徐榮,與戰,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操,操不受。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操,夜遁去。榮見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徐榮擊破曹操,而且不隻是擊破,曹操簡直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曹洪舍命相救,一代梟雄恐怕要歸天於此了就算曹操和徐榮兵力相差再大,也不可能比官渡差的還大吧?“榮見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這一句,足夠說明,徐榮是一個勝而不驕的理智之人
擊破孫堅。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濤,烹之。徐榮這一回又擊破孫堅並煮熟了一個太守足見其狠毒果斷。孫堅移屯梁東,為卓將徐榮所敗,複收散卒進屯陽人。卓遣東郡太守胡軫督步騎五千擊之,以呂布為騎督。軫與布不相得,堅出擊,大破之,梟其都督華雄。這一段,我們可以當作對比來看“俺老孫來也!”不可一世的孫堅,卻再次敗給了他的老對手徐榮。而後,他卻利用散卒,從容擊敗了呂布。這就是差距。呂布和徐榮領兵的差距。當然,這裏呂布戰敗,還得歸罪於這個胡軫。但這不是他最後一次害人。
徐榮之所以沒出名,和他在董卓手下有關係,未能大戰伸手。史載,允聞之,乃遣卓故將胡軫、徐榮擊之於新豐。榮戰死,軫以眾降。胡軫第二次害人了。這次他害的是徐榮。徐榮在胡軫投降的情況下,孤軍奮戰。最終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