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遠從“爹”那裏收到的鹽鈔價值千貫,是指付過貼水之後,明遠淨到手一千貫。↑思↑兔↑在↑線↑閱↑讀↑
金銀鈔引鋪裏的掌櫃驗過鹽鈔的真偽,就問明遠要兌多少,兌成什麼。一千貫的鹽鈔“貼水”不是個小數目,連帶掌櫃對明遠也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
明遠將手一揮:“十串銅錢,二十錠五兩銀錠子,餘下的我先寄存在您這鋪子裏。”
“存我這兒?”掌櫃震驚臉。
明遠點點頭:“因為會盡快花出去。”
掌櫃的震驚臉立即變成了“失敬”臉,畢竟能在短時間內花出幾百貫的那都不是一般人。
銅錢供家中小額用途、日常開銷,銀錠子先存著留待日後的大額開支。至於將大部分錢留在金銀鈔引鋪裏,則完全是明遠不想背這麼沉重的“錢幣”回家。
反正他很快就要把這些錢花出去,為什麼不幹脆留在這鋪子裏,要花的時候再到金銀鈔引鋪來支取呢?
不久,明遠將掌櫃親自畫押簽出的“收據”揣進懷中,出了金銀鈔引鋪。在路上他有一搭沒一搭地和係統1127聊天。
“看起來您不大信任鹽鈔?”1127問明遠。畢竟明遠二話不說,把鹽鈔全兌成了金銀。
“當然不信任。”明遠不假思索地回答,“鹽不是硬通貨,如果官府將這鹽鈔越發越多,鹽鈔就會越來越不值錢。”
“看來您很懂行啊,親愛的宿主。”1127不住口地拍馬屁。
“我可是花錢大賽的冠軍啊!錢有關的事,我當然要懂一點。”
1127語氣裏透著悠然神往:“宿主大人,您在比賽時一定很厲害吧!”
“那當然!”
明遠表示:這還用說嗎?
花錢也是需要知識的。鄉裏的老農突然被請到皇宮裏也隻會讓人拿黃金鑄一把鋤頭,而不知道用黃金做鋤頭既太軟又太重②。
在花錢這回事上,明遠什麼都懂一點。畢竟對真正擁有“老錢”的豪富之家而言,名表名車豪宅都不算什麼,金石古玩字畫才是真正值大錢的;金光燦燦的名牌在常人眼裏已是階級和地位的象征,但真正的豪奢卻可能完全低調無聞……憑借這些知識,明遠才會在那個花錢大賽裏脫穎而出。
一時到了家中,明遠將幾枚銀錠子和一部分銅錢交給母親舒氏保管,又馬不停蹄地出門。除了繼續采買一些必需品之外,就是還要在城中物色一處房舍,準備全家搬去。
正在奔波的時候,明遠突然被人叫住了。
“明小郎君!”
明遠聞聲在豆腐坊跟前停下腳步,剛好對上張嫂一張嗔怪的麵孔。他一拍後腦,才想起他竟忘了到豆腐坊來品嚐他那一份“石膏點豆腐”。
恰好此刻明遠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醇厚豆香,肚子又咕嚕咕嚕地叫喚起來。他這才想起來,早間忙忙碌碌,竟還未吃過東西。
“多謝張嫂。”
明遠從張嫂手中接過瓷碗,隻見瓷碗裏盛著白嫩細滑的豆腐,淋上了醬清與香油,又灑上了一小把蔥花和焙香了的芝麻,看起來賞心悅目,聞起來香氣撲鼻。
他拖了張板凳一坐,將瓷碗送到口邊,便唏哩呼嚕地品嚐。
“張嫂,這豆腐做得比昨日的還要好。”
明遠一口氣吸溜了大半碗,閉上眼慢慢享受口中香醇和四肢百骸都隨之慢慢溫暖起來的感覺。
“那可不,昨兒就是用普通的井水煮的豆子。今天早上剛好有相熟的街坊去城外挑了兩挑山泉水回來,我討了一點,心裏想著用來點你說的這種豆腐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