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齊魯大地現血旗(2 / 3)

“好,二狗哥,你們勸勸其他人,等到動手時我會告訴你們具體計劃。”

“恩,那我們去了。”很快十人湧進了這長長的難民隊伍裏,再也看不見身影。

就這樣,不到一天的時間,李征已經聚集了近千青壯。第二天,李征所在的隊伍終於到了德州府,他們這一行有將近五萬人,迤迤邐邐,隊伍拉了很長,期間有前方的傳令兵過來一再要求加快速度,但,大多數人已經好幾天沒有進食了,那還有力氣。於是又是一頓暴打,李征也不可避免的挨了幾鞭。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原本持觀望態度的人也向李征表示一定會聽從指揮。

很快,天漸漸黑了下來,李征也已經下達了命令,子時,李征和三槐共三十人負責幹掉守夜的韃子兵,二狗子負責四處點火,王家兄弟掩護大家夥向德州府方向撤退。隨後李征和二狗子會合斷後。一切的步驟在李征腦海中考慮了很多遍,所有的可能都照顧到了,但事情的關鍵就在於天亮之前,能不能進德州府城。

天黑之後,韃子兵也停止了行軍,吆喝著所有人停了下來。李家寨的所有人趁機都聚集在了一起,所有人都知道,能不能逃出升天就看今晚了。三槐,擠在了李征的身邊,九月的山東大地已經有股秋意,尤其是夜晚,涼風吹來,確實令人感到寒意。“怎麼了三槐?緊張了。”李征故作鎮定地問道,其實他心裏也很是緊張,但他更明確,如果逃不出去就一定是一個生不如死的下場。

“恩,公子,剛才俺娘說了,要是大家夥逃不出去,讓俺背也要把你背出去。”三槐憨憨地說道,那顫抖的聲音說明了此時他的心情。

“不會的,我們一定會成功的,你要相信自己。”李征望著天空說到,是啊,必須成功,魯西大地一馬平川,找個大點的土丘都很費勁,如果不能逃進城池,這些人將死無葬身之地。幸而,今夜沒有月亮,沒有星星。

所有人依偎在一起,靜靜的等待。三更的時候,遠處突然傳來了喊殺之聲,韃子兵都被驚動了,看這陣勢,好像是主營被偷襲了。李征心裏納悶,難道有明軍來進攻了,這怎麼可能,曆史記載中,這次滿清的行動可是十分的順利,明朝軍隊甚至連反抗都沒有。難道是曆史記載出錯了。

“公子,出什麼事了?”聲音已然大了起來,還真是韃子的軍營被偷襲了,在南邊火光連天,騎兵的喝罵聲,還能時不時地聽見。

“三槐,快去通知所有人,行動提前了,大家等我信號。”這可真是天助我也,本來把握很小,沒想到竟然有人來偷襲,李征狠狠地揮了揮拳頭,成敗在此一舉。

很快三槐回來了,示意已經把所有人通知到了。

李征看了看四周,果然大部分韃子兵都過去幫忙了,這裏隻有不到二百韃子,在騎馬巡視,但所有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南邊,也許在他們的意識中,這些賤民根本就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吧。

李征本想找塊石頭,但魯西平原哪裏來的石頭。拚了,李征一咬牙,慢慢地湊近了離他最近的騎兵,周圍一片昏暗,隻有那騎兵的火把照到不大的一塊地方。等李征走近了,那韃子還沒有發覺。李征直接躍起來把騎兵推下了馬,李征雖然年輕但身手著實不錯,用了全身力氣,直接就把騎兵推了下來。這騎兵很是機敏,一倒地趕快一滾,就起了身,滄啷一聲,把手中的刀拔了出來,狠狠的獰笑著就要來砍殺李征,突然後邊一陣風聲,崩地一聲,騎兵被他身後的三槐打暈在地。

李征幾步上前,奪了騎兵手中的刀,回手一刀砍在了那人的脖頸處,殷紅的鮮血潺潺的流了出來。“三槐,別愣了,快動手。”三槐看到李征殺人被嚇在了當場。

“兄弟們,拚了。”李征仰天大吼道,“二狗哥不要點火了,把有光源的韃子騎兵殺了。”原來的計劃是使用點火引起慌亂,現在在點火反而會暴露自己。

李征說完後,直接翻身上馬,朝另一個騎兵摸去。穿越前的李征不會騎馬,但原來的李征卻是弓馬嫻熟,李征很快就適應了騎馬的感覺。朝那個高舉把火把的騎兵小頭目殺去。噗,因為是晚上突發事故,韃子兵根本就沒穿盔甲,身上的皮甲根本就擋不住李征這一刀,剛感覺有人過來,李征的刀身就已經穿過了那人的胸膛。

李征急速的喘了幾口氣,畢竟是第一次殺人,多少有些緊張,好在李征似乎是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節奏,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心裏一點負擔都沒有。

韃子兵不愧是精銳,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嘴裏嘰哩咕嚕的說了一通滿洲話,騎兵紛紛把手中的火把熄滅。

正合我義,李征笑了,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小半。“不要和韃子纏鬥,按計劃撤退。”李征喝到,隨即趕緊催馬前行,身後傳來了破空的聲音,這夥韃子兵都是老油子,知道出聲的就是這夥賤民的首領,想射殺他,但一切早就被李征料到。

很快,李征和三槐幾人會合在了一起,不錯三十幾人共搶到了十多匹馬,將就一下正好做開。

“公子,李順、大王他們已經撤退了,我們也走吧。”三槐小聲到。

“不行,現在大家才跑出了不多遠,我們也不知道這裏距德州府成有多遠,必須留下人來斷後。”李征回應道。不是李征有多高尚的情操,而是十天下來,他已然被鄉民那股濃濃的情意所感動。

幾人也不再說話,李征就是首領,既然首領說了留下就留下,大家也無異議。

於是幾人靜靜的等待,大約兩柱香的時間後,南邊的聲音漸漸小了。李征幾人始終不見有追兵過來。看來這夥韃子不是被擊敗就是去追擊那襲擊的明軍了。“我們走,你們幾個抓緊韁繩不要鬆手,馬自己會走路,你們不要催,小心自己不要掉下來就行。”李征回頭說到。這些人之中就隻有李征自己會騎馬,李征很是不放心他們。

“公子,我們不等了?這才兩柱香的時間,他們也走不多遠。”小皮小聲地問道,小皮是三槐的弟弟,和李征都是一起的玩伴。“這夥韃子估計是去追擊那襲擊之人了。一時半會,不會來管我們。”李征解釋道,韃子要是敗了應該往北逃,也就是自己這邊。現在看來是往南追擊了。

一行人磕磕絆絆的騎馬往北走了,追了將近一個時辰,終於追到了大部隊,人在危難的時候,爆發力果然驚人,本來眾人身體已經很是勞累,但有了這個逃生的希望後,一個時辰竟然走了二十多裏地,德州府城已然在望。

追上眾人後,大家一陣歡呼。德州城已經是一座空城,有能力的大戶已經遷走了,官軍逃的比百姓還快,而窮苦百姓不是被擄走就是被殺害。李征和三槐騎馬當先進了城。

“三槐,你快去把二狗哥,李順他們叫來。”李征催促道。

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逃進德州城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但難保韃子不會追兵來剿,必須做好防範才行。

“公子,我們成功了。”二狗子幾人興高采烈的說道。“不,我們還沒成功。這樣,我們李家寨一共有八百青壯,你們把他們都集合起來。”

“恩,好的”幾人也不多問,既然公子說了照辦就行,不知不覺間,眾人對李征的感情已經由尊敬變成了敬畏,尊敬是因為他的父親李德,而敬畏卻是由於李征自己。

很快,眾人便聚集在了一起,李征走到了他們麵前大聲說道:“兄弟們,我們已經逃到了德州城了,但是我們還沒有真正的勝利,韃子隨時有可能追來,所以現在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我父李德本就是李家寨千戶,他去了,按大明軍律,便由我繼任,現在我來指揮大家,大家可有異議?”李征甚至這個時候不能隨意的發號施令,逃亡的時候因為自己是千戶之子,大家敬重自己,所以聽命,但現在畢竟已經安全了,再發號施令有所不便。

“老千戶待大家恩重如山,我們李家寨之人豈有忘恩負義之輩。現在公子又救了大家夥,公子不當千戶誰來當。”一個年齡稍大的壯年說道。

“就是,沒公子我們早就被狗韃子打死了。誰要違抗公子,我把他的頭揪下來。”

“我就隻聽公子的命令,誰要反對公子,我大牛第一個不服。”

……

大家一聽公子這麼說,都紛紛說道。而三槐更是拿著刀站在李征的後邊,瞪著眾人,仿佛隻要有人不同意就要拿刀殺人一般。

最後,眾人一致推舉李征為首領,其實李征這麼做就是要名正言順,以免有人心懷不滿,這個時侯可經不起內部鬧分裂了。其實李征還是以現在人的心性來衡量這群樸實的鄉民。

一會,鄰近幾個村的,也紛紛嚷嚷著以後要跟著李征。最後,李征當之無愧的成為首領。

“兄弟們,現在,我們一共有一千五百青壯,而有老弱近四千,以後這些老弱就是我們大家的父母。我們大家就是一個集體。生逢亂世,大家首先需要的就是團結,如果大家不團結,那麼明天我們會繼續受官軍欺壓,繼續被狗韃子殺戮。不拋棄,不放棄,隻要還有一個人活著,我們這五千人就不會分散。……”

李征激烈的煽動大家的情緒。

“不拋棄,不放棄。”……

古代的人資訊本來就極其匱乏,哪裏經得起這番熱血宣言,人人都表現的極其興奮。而李征就把這一千五百人分成了三隊,分別讓三槐,李順,還有鄰村的周良當隊長。緊接著,又分配了任務,三槐領著五百人巡守德州城,這五百人是最為壯碩的。李順便在城內各處搜查起來,看看有沒有武器,糧食什麼的。周良則負責安置這四千老弱。很快眾人便忙碌起來。

德州城其實不是很大的一座城,高約有兩丈,一座土城倒也很是堅固。現在四門都已經關閉了,城內倒還真遺留下不少武器和盔甲之類的。但李征看過之後氣的隻想罵娘,這也能叫武器,刀片薄的一折就能斷掉,而且刀身布滿鏽跡,鎧甲更不用說了,基本上就是用紙糊起來的,怪不得明軍總是戰敗,這樣的武器和韃子的一比,不敗就是沒有天理了。但有總好過沒有,就這樣分了分也緊夠三槐那一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