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盛燕女皇陛下的容錚,怎麼能沒有子嗣?
三公大臣就開始了倚老賣老地希望陛下能夠考慮一下子嗣,因為她現在已經快二十五了。
容錚每次聽到子嗣一時,她都會把生產力生產線模式給搬出來,讓官員們盡管教會輿地和衛地的百姓參與生產,為盛燕做出貢獻。
而且她還給定下了盛世的標準,從前的盛世隻要餓的人少,勉強溫飽就算是盛世了。
這一天她將這個盛世的標準線提高了,提高到,百姓要達到吃的飽穿的暖一個月起碼能吃上五次肉的才算是盛世。
這個標準頓時讓三公大臣氣壞了。↓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本來這是好事的,但三公大臣為何覺得生氣,那是因為他們認為陛下在定一個不怎麼可能實現的目標,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一個月能吃上五次肉的人家已經算是富人了。
陛下此舉分明是在推脫子嗣一事,然而三公大臣們誤會了。
容錚十分無語,現在已經沒有了戰亂,她也不能每次都對大臣們那麼強硬,搞得君臣關係不好,那是不利於朝廷運轉的。
現在的三公大臣在她看眼已經算是難得開明的群體,隻是他們沒接觸過更美好的社會,所以認為現在才是最好的。
於是,容錚將自己在戰時給製定的計劃全部重複了一遍,再加上去年的收成,歸入國庫的資金,才勉強讓三公大臣鬆了口氣。
同時三公大臣們感受到陛下還算敬讓他們的態度,他們也收斂了許多,知道自己此時不能再得寸進尺了。否則那才是逾越了做臣子的本分。
之後子嗣的話題也不了了之了。
華太後,也就是太皇太後終於被接近宮裏來了。此時的她已經沒有多少精力去爭權,她也沒有這個能力去爭取了。
隻不過,她想回到沈家,回自己家。
容錚允許了,並且希望沈立林能派人侍奉她到最後。沈立林將華太後最喜歡的侄孫送到她膝下去了。
然而沒過多長時間,沈立林就稟告容錚,說華太後在暗中培養侄孫送到她這裏養。
容錚無奈了,她這祖母就不能消停一些。
拋去華太後對自己製造的麻煩,容錚也不得不承認華太後有著敏銳的政治眼光,她知道自己不會與別人擁有子嗣,所以就一定會在慕家裏選優秀的後代來撫育。
而華太後領養的那名侄孫剛好是慕家和沈家的後代。
容錚不禁搖了搖頭,她是有想過在兩家找一個優秀的子嗣,但從來沒有隻在一家裏找。
容錚還盯上了慕容祁,結果這小子遲遲不想成親,後院有個姑娘給他生了女兒,她上個月才給孩子賜了個封號叫永寧君主,之後,慕容祁就宣布不再立嗣。還提前跟她打招呼以後他死了,穆親王的爵號就收回去吧。
容錚知道他有了心結,也是處於為了保護女兒,保護家人才這麼做的。因為朝廷裏還有不少的豺狼虎豹盯著他這位先皇愛子的身份,時時刻刻都覺得他的子嗣會繼承她的大統。
她也確實想過,可惜這九弟的決心讓她不得不另選他人。
容錚麵對這麼多事務當中,最關心的還是水利渠道灌溉,修路這些大項目。
她讓底下的官員去調查兩林地區,還有鎮口城附近,十三城八地,河間府,南鏡,南海關,甚至南北中心府等地路修的怎麼樣了?
現在她已經不用擔心大部分人溫飽問題,因為分配已經解決了,官宦豪強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