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兵書(2 / 2)

“嗯……”趙弘毅沉吟一聲,如實說道:“不瞞你,說來慚愧,我祖上曾追隨戚少保左右,縱橫南北,小有功績。”提及祖上的過往,趙弘毅麵上浮現一絲難以掩飾的自豪感。

黃辰眼中閃過一道異色,趙弘毅明顯是看在自己昨日救了他一命才如實相告,否則以他為人性格絕不會這般交淺言深。同時一個疑問盤旋腦海,黃辰也不曉得這麼問合不合適,開口道:“趙叔既然是武將之後,又為何流落大陳島?”

趙弘毅長歎搖頭,徹底打開話匣子:“我自幼苦讀兵書,有效法祖上建功立業之心,奈何、奈何……唉!自少保之後世人皆以義烏為天下藏兵之所,數十年來朝廷海內但有不寧必征義烏兵,義烏及周邊金華、東陽數邑,累累征發,壯丁幾盡。更甚者近些年東奴崛起,浙兵大批北上趕赴關外,百人去而不見一人回轉,可謂有死無生之局……”

“為避免橫禍上門我投奔台州伯父,出海捕魚自給,未想遭到海盜劫掠被捉來大陳山,之後大首領和二爺與那海盜相並,我又轉入本寨。”趙弘毅說到這裏,神情充滿悲戚,滿嘴苦澀道:“早知道我就留在家鄉,至不濟亦好過在此虛度人生,苟延殘喘。”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此話一點不假,趙弘毅走到今日完全是其性格造成的。黃辰一時不知該如何安慰他,隻能說一些場麵話、大道理以寬慰他的心懷,畢竟他身受重傷情緒波動不宜過大。

半晌趙弘毅情緒稍稍有所平複,苦笑道:“這些話憋在我心裏許久無處排解,今日吐出頗覺暢快。倒是令你平白聽了許多牢騷,莫要見怪。”

“趙叔對我說出心裏話正是不拿我當外人看待,我高興還來不及,豈會見怪。”黃辰笑著擺擺手。見趙弘毅麵上露出笑容,不再悲苦,趁機說道:“我對此書很是好奇,趙大哥看完之後可否借我一閱?”胡二老放了眾人數日假,黃辰也沒什麼去處,便打算以看書打發時間,何況多看看兵書對他沒壞處,大亂之世即將來臨,說不定日後就有機會用到。

“《練兵實紀》我已看過不下數十百遍,現在借你亦可,不過此書為戚少保所著第二本兵書,你應當先看首部《紀效新書》。《紀效新書》我這裏也有,就放在那箱子裏,你自己去取。”趙弘毅坐在床上,手指牆邊一座木箱。

黃辰依其言走到箱子前打開,隻見裏麵整整齊齊擺放著十幾本書,他一眼就看到最上麵的《孫子兵法》,其餘大多亦是兵書,趙弘毅不愧是武將之後,所收錄的兵書戰策十分齊全。黃辰取出《紀效新書》,又坐片刻,勸趙弘毅好生養傷告辭而去。

返回家,他從屋裏拿出一把椅子,尋一處幹爽之地半靠半躺,打開書頁。初時不甚認真,草草翻閱,把書中插畫大致掃了一遍,他前世於繪畫上有些造詣,暗暗嘲笑書上畫的還不如現代小學生好看,而後才從頭一字一句誦讀。

現代人看古書是一件非常別扭、非常難受的事情,繁體字就不用說了,承上啟下,連蒙帶猜能辨認出七八成乃至更多,但終究會為閱讀造成極大不便。另外字為豎著排列,且由右向左,亦與現代看書習慣不同。最令人頭疼的莫過於沒有標點符號,時常令人感到雲裏霧裏,不知所以然,如非黃辰實在清閑無聊絕耐不住性子閱讀它。

對他唯一的好消息是《紀效新書》通篇大白話,明代大白話和現代語有共通之處,無疑會使現代人更容易明白其意,若放眼望去一片之乎者也,黃辰想看也要能夠理解才行。

讀得吃力,還有一些難以理解的東西,可黃辰出奇的看進去了,心神陷入其中,不可自拔。慢慢他臉上湧現出一抹驚訝之色,在他的印象中,古代兵法應該是像《孫子兵法》那樣:“兵者,詭道也”、“不戰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戰不貽”之類總論性、戰略性的東西,可《紀效新書》卻是一本麵麵俱到的步兵操典。

黃辰之所以知道步兵操典,全賴一款即時戰略遊戲,其中一個著名篇章便是以步兵操典為分界線,有了它,本方練出的士兵戰鬥力將急劇暴增,形同外掛一般的存在。簡單來說步兵操典的用處是隻要你識字,按著書上的教程,理論上就可以練出精兵。當然這僅僅是理論,現實到底不是遊戲,會受到種種因素影響。

黃辰翻著《紀效新書》,嘖嘖有聲,頗感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