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藏品來自於社會捐贈,捐贈者的父親曾是民國時期的一位愛國將領——據捐贈者講述,這幅作品是她父親平生最鍾愛的,他和剛才提到的那位晚清名臣方啟正是師生關係,據說這幅字也是方啟正所贈……”
平平的講述並沒有什麼起伏,講的人隻是在背稿子,聽的學生們大半也不會記得很久,他們的時間不寬裕,聽完這段介紹就跟著誌願者一起參觀別的展廳去了;展櫃前的位置騰出來、重新變得安安靜靜的,尹孟熙和肖至一起走上前去,總算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
董玄宰的書法當然很值得欣賞,可當時尹孟熙的目光卻不知道為什麼被銅牌邊陳列的老照片吸引了,那大概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拍攝的、紙質已經有些泛黃,隻是畫麵中人物的臉孔還很清晰,是一男一女兩個人,約莫都是三四十歲的年紀,明明已經不能算青春年少,可還是會讓第一眼看到他們的人讚歎他們的美麗。
——真的很好看,就算是很簡樸的衣著也無法遮蔽他們的出挑,不僅是漂亮到讓人難忘的外貌,而且更是一種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氣質,端正而衝淡,平和且優雅,他們一定出身於很好的家庭、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在非常優秀的父母身邊長大。
……真好。
明明是完全陌生的臉孔,尹孟熙卻莫名覺得似曾相識,他們生活於截然不同的時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更不會清楚各自的既往與將來。
可心裏還是……有種近乎玄妙的震動。
她沒說什麼,就靜靜地看了一會兒,抬起頭看肖至的時候才發現他也有些出神;他們對視了一眼,雙方都有些怔愣,後來又以一種奇怪的默契保持了沉默,在一陣短暫的駐足後轉身從展櫃前離開,臨走前看到旁邊的銘牌上寫著一行小小的字——
“捐贈人:徐霽時、徐霽洲”。
第51章 加班
從博物館回來以後尹孟熙工作起來就更賣力氣了。
其實她的專業在本質上會讓她的思想跟肖至存在天然的壁壘:新聞歸根到底是一個向前看的東西, 而古代文學卻始終是向後看,社科和文科在處理問題上的核心思路也有很大不同,實際上她很難真正使用與他相同的方式去思考世界。
……可她又非常希望能幫上他一點忙。
他的願望很大, 是要去影響很多人既有的觀念、改變一種社會性的文化現實;同時他的願望又很小, 隻是想讓自己喜歡的東西被更多人欣賞, 讓更多從事它的人不要喪失信心——她能感覺到這種誠懇和純粹,如果可以, 她希望他所有的願望都能成為現實。
所以她花在項目上的精力變得越來越多。
她會努力想辦法提高看古籍材料的效率, 從原來的一天30頁慢慢漲到一天50頁,如果碰上白天課多的情況就主動加班, 一般是選擇把書偷偷帶回寢室看;她還改變了一些參與方式,比如過去她在組裏都是默默服從學長們的安排幹活, 現在就會主動思考怎樣優化項目——她已經想到了一些具體的點, 目前正在嚐試細化它, 等計劃差不多成熟了就在組會上提出來,到時候再看大家怎麼說。
這真是十分不容易。
大二本來就是本科生學業壓力很大的時候,她這學期選了三十一學分的課, 校團委那邊又還沒退出, 不少采訪宣傳的工作都要參與, 光是這兩件事就要占掉一大半的精力;現在她基本已經沒有娛樂時間了,每天就是忙完這個忙那個,最大的休閑就是跟男朋友一起吃吃飯散散步。
那天她去團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