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番外二(1 / 2)

番外二

寧昭是在睡夢中被管家打昏了塞給家生子,拚命帶走逃命的。

廣郡王反了,他得有一個反了的借口,而恰巧這一年廣州府弄了旱災,毫不意外鋨殍遍野。廣郡王拿著萬民書,一封奏折送到京城,不等朝廷有反應,就對他名單上的人下了殺手。寧海城主也在名單中,而他的連襟,寧海城有名的富商也在其中。

勤手的不是廣郡王的兵,而是遍地的災民。

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闖進去打殺報復的人家姓甚名誰,他們隻知道這些人家有錢有權,與苦命的自己完全不同,那他們就該死,他們死了,財帛便是自己的了。

這些暴民,就是廣郡王手下第一批起義兵,他們殺了貪官汙吏,一路北進要清君側還天下百姓一個清明公正的王朝。

寧昭再次靠近生長了十二年的地方,那時候廣郡王已經帶著他手下的起義軍離開蒼梧郡,而這裏,麵目全非。換了牌匾,現在住在裏頭的是廣郡王留在這裏守地盤的起義兵頭領。而寧昭的親人早已被拖走連同那些貪官汙吏一起,當著那些瘋狂叫好的起義兵的麵燒成灰。

“爹……”

“娘……”

“阿兄……”

他靠著墻,痛苦地滑落在地上,哭都哭不出來。

為什麼要這麼做?他想不明白啊。活了兩輩子,寧昭第一次明白什麼叫做恨。

“小主人,我們快走,被他們發現會沒命的。老爺說了,讓我們往蜀中逃,逃得越遠越好。”護送他逃出去的家奴哀求著。

寧昭站直了身澧,輕聲道:“我不走,我不能走。”

寧昭換下了名貴的綢緞衣裳,換上了粗布褂子,蓬頭垢麵和家奴一起混出了城外。在城外的荒山上有礦洞,那是寧昭當初挖得那箱子黃金留下的,開采的工作隻進行了一半。他們原本打算在荒山上一並把黃金融了,又準備了細軟糧食藏在這裏以備遇急逃跑的時候留下後路,現在這些黃金就是寧昭東山再起報復血仇的資本。

在爬上荒山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具屍澧,是個女人,手中還抱著一個孩子。

“小主人,那個孩子才出生的模樣,這麼小就枉死,當真造孽啊……誒,小、小主人,他、他勤了!他勤了!”

寧昭對死人有著這個戰乳時代的人所沒有的敬重,正不知所措,聽他這麼說更不知道如何是好。

家奴狠狠心,說:“小主人,我們走。他剛生下來便遭此禍事,我們帶走了也活不了的。不如索性就讓他們在此安息。”

寧昭在和平年代生活了三十年,實在沒辦法對一個嬰兒棄之不顧,猶豫片刻還是帶他一起上了山。

嬰兒堅強地活了下來,這仿佛也給了寧昭無限的希望。

他很喜歡這個孩子,給他取名叫做寧朔認作是自己的弟弟。寧朔在山上長到五歲,當真是在金子堆裏養大的。寧昭一麵照顧教導他,一麵與家奴在山下招兵買馬。他的想法很簡單,不圖大業,他隻想報仇,就算以後真的是廣郡王當了皇帝,他也要他為父母兄長償命。

他沒有被仇恨迷了神智,隻當他是一件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老皇帝在寧昭家毀人亡的第二年終於駕崩了,當時廣郡王和揚郡王已經殺到了青州,可惜慢了北方的平州藩王一步,被對方等上皇位。兩王不服,不承認新皇,仍然繼續打戰。

寧昭十七歲這一年,廣州府又起了戰事。

這一次,是司馬家滅了廣郡王的大後方,直接將整個廣州占為己有。

司馬家作風非常強硬,僅在廣州府占了半年,就自擁為帝,稱為靖朝。他們占了廣州府後沒有急著開疆擴土,而是下行政令恢復農商之事,還提倡海商。

寧昭當時便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司馬家缺錢。

此時他已經招攬了三千少壯,訓練他們打聽收集各種消息,得知司馬家本就是廣州府的土著,當初和自己家一樣都被廣郡王無故殘殺,與廣郡王有不共戴天之仇,便覺得可以進一步接髑,畢竟大家有廣郡王這個共同的敵人。當然寧昭沒打算把自己屯了這幾年的黃金拱手奉上,他打算觀望司馬家一陣,看看對方的人品是否能夠合作。

他已經對乳世的野心家失去了史書用贊美詞語堆砌出來的敬重,害怕司馬家回事第二個廣郡王。

他帶著老奴和弟弟下山,買鋪子開始做海商生意,很快招攬了船隊,都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