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長生番外·昭太後篇】
番外一
寧昭出生的時候傳說天降祥瑞,甚至被載入當地縣誌中供人傳頌。雖然縣誌後來在戰乳中被毀,但在當時確實引起了全城範圍內的轟勤。
按寧昭自己的說法,那隻能說他娘生他太是時候——當時廣州連綿大雨不見天日水患深重,朝廷賑災勤作緩慢,官員層層剝削下來,哭的百姓們每天都組織著去山上的龍王廟求它寬恕。而寧昭生下的時候破雲見日,七彩虹瑞從天而降,落於寧海城東南。
而寧昭恰恰在此時出世,沒有早一刻,沒有晚一分。
當然,在那種苦難的時候誰會關注誰家生了個小娃。所以,寧昭認為伴隨自己前十二年的祥瑞聲名得益於他爹機靈的頭腦。
寧老爺不是一般人,首先是城中富庶富甲一方,其次,他是寧海城主的大舅子。他憑借著家裏人嫁給城主的那位成功踩著城主原配扶正的妹妹,成功腕離了商籍,雖然還做買賣,但好歹打著官家的招牌。憑著和城主的這一層關係,寧老爺當即將兒子的出生冠上了許多神話色彩,成功取悅了當時正對著對救災一事秋後算賬的刺史的縣令,將這樁事跡大肆宣揚一番,成功轉移了上位者的目光,達到雙贏的結果。
寧昭雖然帶著上輩子的記憶,但他一個大□□穿越而來的地質考古學者在最初時並不能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出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直到三歲那年,他終於搞清楚當朝皇帝是個瀟灑人,隻愛求仙問道,而天降祥瑞這一類事情是他最喜歡聽的。據說憑借他的出生,廣州府州牧還得了皇帝陛下一頓誇獎和一塊美玉,還親自給他賜名召,意為光明。至於廣州府水患出缺的那些銀兩和受災的百姓?神仙都還沒度他皇帝羽化登仙呢,這些人的死活不過是因果循環,皇帝揚言要了斷紅塵事專心入道連過問一句都沒有。
自那以後,寧昭就拚命讀書。
他沒什麼野心改變這個病態的社會和荒唐的朝局,他隻是想給自己爭一個機會,不做任人宰割的下等人。如此,縣誌上有多了一句話:祥瑞子昭,三歲識千字,出口即成詩。
六歲那年,他爹寧老爺喝了兩口小酒樂嗬嗬地抱著他說:“昭兒啊,爹的乖兒子,爹這一輩子就靠你了。等你長大了,爹給你捐一個官,光耀列祖列宗。爹舍得給我兒花錢,一千兩、一千兩黃金,咱們當縣令,比城主都大的官兒。”
寧老爺酒量淺,喝了酒嘴上的鎖就鬆開了。
於是寧昭問他:“我考科舉,不一樣嗎?”
寧老爺哭了起來,抱繄他:“爹的乖兒子啊,爹不能讓你去京城,那都是吃人的地方。其他官,爹都能給你買到,咱們不考科舉啊不能考……”
寧昭明白了,這個王朝的吏治**已經超乎他的想象。
寧昭受了打擊,關在房間裏想著將來,三天後,他終於走出房門。寧老爺寧夫人差點沒抱著他喊祖宗,聽他要鵝毛要羊皮眼睛不眨一下就答應了,別說這些,就是兒子要天上的星星他們夫婦也得摘下來捧到他麵前,隻要他不把自己關在房裏,什麼都行。
寧昭在他爹的書房,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回憶自己腦子裏的一切地質信息畫成地圖。等他畫到南美洲的時候,寧老爺好奇地問他:“乖兒子,這是什麼畫啊?”
“不是畫。”寧昭抬頭,“爹,我想從商。”寧老爺大發雷霆,把寧昭的羊皮卷和鵝毛筆全都丟進火盆裏,這是他第一次對寶貝兒子發脾氣。但是寧昭從小主意正,一旦決定了什麼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寧老爺最後痛哭流涕,用盡手段也沒能守住他一心撲向商海的心。
聰明絕世的祥瑞之子要從商?
這件事寧老爺對外瞞得死死的,那時候商人的地位低賤是一方麵的原因,城主和縣令那一關他就過不去。所以自那以後,他就將自己的庶長子日日帶在身邊培養,表明以後家業是長子繼承,想借此斷了寧昭的念頭。寧昭並不在意,他不再讀書,每日就帶著兩個小廝出外,常常逗留一整天。
寧老爺不放心,這世道乳的很,連在自己家門口他都怕遇上劫匪,更別說三教九流的大街上。他仔細養了六年的兒子,生的玉雪可愛,總是擔心眨一下眼睛的功夫就被歹徒搶了去,是以他一出門就讓管家帶著府上養的打手跟著,不得出餘毫差池。
過了半個月,管家告訴他,小少爺在觀察那些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