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此時的西北,到處都是工地。
鐵路、公路、火電廠、工廠廠房、礦山、水利等等,到處都在建設,西北政府治下的人口,此時已經達到了5000萬的規模,陝西、河套、察哈爾這些地區,有1300萬的人口,其中陝西1000萬,河套200萬,察哈爾80萬。
陝西人口本來更多的,不過這些年移民到西北去了不少。
大量的移民下,西北人口暴增到這樣的規模,本來就業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隨著這些投資的出現,反而出現了用工荒。
為此西北集團開始在陝西、河套、察哈爾進行徹底的資產重組,將陝西地主、商人都拉進財團,讓他們用資產入股,從而對陝西、河套、察哈爾農牧業進行技術改革,從而將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麵則是加大移民招募力度,但凡來西北的老百姓車票全免。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工農業大建設中,西北呈現出的是勃發的朝氣。這也讓秋瑾發現,西北遠比日本的發展速度要快得多。
實際上西北發展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還是因為西北民族資本集團的形成,資產進行重組之後,集中了人力物力和最先進的生產力,從而迅速取得發展。
日本的財團此時還未形成,還像是一盤散沙。
秋瑾在酒店裏住了一天,西北名流紛紛慕名前來拜訪這為女中豪傑,秋瑾在與這些名流人士的交談中很容易找到共同語言,此時西北的形態意識,充滿了民族主義。
第二天,秋瑾在西北政府接待人員的安排下見到了西北的統帥張奎發,以及沈進文等人,就革命形勢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中國何時才能夠推翻滿清,達成革命之成功?”秋瑾對張奎發問道。
“滿清氣數已盡,這是必然的,這一點我們有絕對的信心。但是,當前中國局勢複雜,作為世界上唯一的未被瓜分的殖民對象,各列強都還不允許滿清倒台。但滿清淪為列強的走狗後,必將會民心盡失。”張奎發說道。
“秋瑾同誌,我認為中國當前最大的問題,還是不理智的革命情緒,所有人都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陷入了一種急切的浮躁狀態。革命同誌如此,滿清政府同樣也是如此。但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革命的成功並不是因為革命者,還是因為改革者。”沈進文對秋瑾說道。
秋瑾疑惑的問道:“滿清的改革會使滿清走向滅亡?”
“沒錯,滿清的新軍改革已經證明,改革後的滿清軍隊,不僅沒有效忠於滿清政府,反而向往革命。隻需要再過幾年,隨著滿清改革的持續,清醒的國人也就會來越多。”沈進文繼續說道:“我們不認為推翻滿清是一個非常困難的目標,如果需要,我們現在也可以強行摧毀滿清,西北軍具備足夠的軍事力量。但是,我們要考慮的是整個民族的前途。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滿清,還有日本、俄國、英法等列強。各列強以工業化崛起於世界,中國如何陷入戰亂,那麼工業發展也就無從說起,日後我們推翻了滿清,定然遭到再一次的異族入侵。”
“是日本嗎?”秋瑾問道。一邊的郭士銘接著回答道:“日本是當前最主要的外敵,即是侵略中國最積極,也是最首要的敵人。但是,日本並不是最強的敵人。我們如果要收複外東北及西域舊地,我們還將與俄國發生戰爭。俄國此時盡管看起來同樣也很腐敗無能,但此時的沙俄已如滿清一般,將要走到盡頭,在俄國必將會崛起一個強大的國家,到時候我們中國所要麵對的壓力可想而知。還有,如果我們要收複帕米爾高原,以及附屬國越南,我們必然要與英法爆發一場戰爭。此時的中國,不是一場革命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未來的中國,必將需要用戰爭的鐵與血來鑄就民族的複興與崛起。因此我們必須抓住當前的世界機遇,先發展我們的工業與教育,當我們有了足夠龐大的工業,有了足夠多的人才,才能一一打敗世界列強,我們樹立這樣的目標,一代人是無法完成的,我們必須要用兩代人,三代人的努力去實現。”
秋瑾聽完郭士銘的一番話之後,突然覺得之前的想法太過膚淺,眼光過於狹隘了。
是啊!中國真的隻需要一場革命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民族與國家的複興與崛起,是一個長路漫漫的過程。
“但是,隻要我們去努力,就一定能夠完成這個目標,因為我們西北已經有了工業體係。不論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我們不應該讓那些年輕的學生去送死,包括秋瑾同誌你自己。因為那些年輕學生卻是我們大漢民族崛起的希望與棟梁,他們也許可以成為學者、工程師、發明家,或是實業家、經濟學家等等,最不濟也能成為一個文員。當前我們中國大部分人民都是沒有文化的文盲,這些學生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而革命應該由軍人去完成,我們西北軍人都具備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精神。”郭士銘接著指出當前光複會發動革命的問題。如果是在原定曆史上,沒有這些學生,以及那些會黨所發動的革命,那麼中國就不可能推翻滿清。但此時西北政府的崛起,已經不太需要那些學生那麼拚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