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如何花錢的問題(3 / 3)

西北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如果四川的交通能改善,將工廠轉移一部分到四川是勢在必行的。

這些鐵路修建出來之後,中西部的交通條件就大為改善了。

另外公路修建也提上了計劃,西北的汽車製造業已經發展起來了,必然要有公路才行的,因此西北的公路建設也要開始了。

1907年,對於西北來說,最大的工業突破就是大型收割機生產線的建成,這意味著西北農業生產力進一步的提高。

耕地可以用畜力,但是收割就用不上畜力了。所以收割機的出現,使西北農業在收獲時節就不用雇用大量臨時工人了。

摘棉機、播種機、耕耘機這些農機,也都按照沈凝雲畫出的圖紙進行製造和建設生產線,未來兩年內可以實現這些農機的生產線投產。

農業上的生產力進步,將使西北工業徹底的騰飛。

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力,沈凝雲又畫出了鏟車、挖掘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的圖紙,西北製造業開始向重型裝備製造發展。就西北重型裝備製造能力不足的問題,西北政府決定采購一批德國重型裝備製造設備,從而在此基礎上自主研發、製造。西北工業進入一個升級階段,如果升級成功,製造那些超大口徑的艦炮、岸防炮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工業製造,是沈凝雲擅長的領域,升級成功基本沒問題,隻是時間的問題。沈凝雲想要的重型裝備製造業,必須是領先於歐美的,技術理論等方麵他不缺。

製定下了發展計劃,沈凝雲把這個發展計劃交給了他老爹審批,沈進文看過之後,問了一大堆問題,然後通過了審批,西北軍剛搶到的銀子,立即就這樣被有計劃的花了出去。

沈進文則決定每年增加1000萬元的教育撥款,從而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軍事方麵,西北政府決定將軍費提高到4000萬元。

此時的西北稅收,已經快速增長到了每年三億元的規模,而且沒有太多外債需要還的,德國佬的借款以及俄國的鐵路借款都還未到期,每年隻需要支付利息的錢,本錢則是別想讓西北政府還的。

更賺錢的還是西北集團,一年的盈利已經突破了十億銀元,同時西北老百姓的口袋也逐漸鼓了起來。

西北的經濟實力,如果算上西北集團的話,已遠超滿清政府。

西北政府現在不缺錢,除了搶劫了一筆錢,同時西北集團還是可以借錢給西北政府的,西北政府就算是財政窟窿再大也能補上。當然西北集團的錢,還是要拿去投資的。

四千萬銀元的軍費,相比日本兩億元的軍費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是西北軍事還是一定程度要為教育和實業讓步的。

軍事救國是必須手段,但也是不可輕啟的終極手段。軍事實力,又是依附於人才與工業的。

先把人才和工業的規模做大,同時做好軍事核心,到了要打的時候就果斷的打,打上一場大的。

陸軍規模,定為35萬,也就是擴編20萬,除了收編的15萬新軍外,還將新增5萬兵力的編製,總計編練25個師,3個獨立騎兵團,20個加強獨立營,還有一個親軍營。

獨立騎兵團以鎮壓西北分裂勢力為主要駐紮目的,20個加強獨立營則是派駐滿清統治下的各省,以保護西北商業活動,同時兼以剿滅各省土匪。

沈凝雲則正式進入軍界,直接升任實驗師師長,並帶領親軍營。

實驗師的組建工作也立即展開,按照沈凝雲的要求,實驗師編製為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陸軍航空兵團,同時還成立了一個118部隊。

118營,是一支生化部隊,主要對芥子氣的使用進行實驗,並研究新型毒氣。

誰也不知道,此時剛計劃組建,沒不見影子的118部隊,是後世中國最為臭名昭著的部隊,這支部隊在曆次對外戰爭中皆有一定程度甚至是大規模的投入作戰,在日本犯下了累累罪行。

後世德國政府指認,根據德國解密檔案,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芥子氣,是1900年與西北政府交換所得,芥子氣是中國人發明的。對於德國政府的指責,後世的中國政府極力否認,聲稱芥子氣是西北政府從德國那裏交換來的,發明芥子氣的是德國人。

實驗師可以說是西北軍的一支探索陸軍新技術、新戰術的部隊,因此這支部隊的軍費是敞開供應的,所有新型裝備,就算是成本較高也將進行裝備。

本站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請牢記經典小說網址:

www.jdxs.net

[拚音第一個字母]手機看小說:

wap.jdxs.net

【經典小說】,TXT小說下載請到小說信息頁,請點上麵的“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