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如何花錢的問題(2 / 3)

外資抽逃方麵,德國佬之前是想來西北投資,想與西北政府合資開辦企業,但是被西北政府拒絕,沈凝雲沒有引狼入室,因此西北地區沒有任何外資企業存在。

三是對外投資,此時西北政府的對外投資很頻繁,規模也很大。但是隨著西北銀行開遍中國各大主要城市,西北紙幣也被接受,因為老百姓發現西北紙幣可以買東西,西北在各省開設的商鋪、貨棧等等都是承認西北紙幣的購買力的。從而引發了錢莊也承認西北紙幣的購買力。再則西北商品有不少出口,洋人拿著西北紙幣同樣也可以買東西,因此各洋行也都承認西北紙幣的購買力。

四是大量進口商品,西北此時並沒有進口太多的商品,主要就是進口一些木材、糧食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又是沒什麼技術性的低級產品,價格並不貴。隨著西北農業的發展,未來糧食都不需要進口了,木材方麵隨著熱河地區的林區投資陸續完成,也不需要進口多少了。

另外西北政府還進口一些棉花,但加工之後卻是轉手出口出去。

機械設備的進口方麵也開始減少了,經過多年的發展,西北機械製造業規模年年暴增,對於培養機械設備製造人才,西北政府是不留餘力的。低級產品已不需要德國生產,西北政府有大量的中低級技工和先進製造技術。高級的精密製造業,西北政府也有了一批高級技工,精密程度比德國還高。

此時西北精密製造業,基本能夠滿足自身需求。

進口對於西北政府來說並不多,倒是出口非常多。年大量的商品都在出口,每年不僅不會造成貴金屬外流,還能流入一大批貴金屬。

西北中央銀行印刷了比貴金屬多幾倍的紙鈔,也正是出於這樣條件才玩得起,如果像日本那樣什麼都要靠進口的國家,自然是玩不起的。

西北有這樣的資金鏈支撐,完全可以構成一個完美的循環,每年消耗掉440萬鋼鐵並非是一個不可完成的指標。

“如果未來兩年內橡膠股票會引發投資熱潮,那麼世界經濟局勢必然是非常良好的,西北工業的快速擴張是有其利益的。但是兩年後橡膠股票崩盤,必然將引發世界經濟危機。到時候各國市場蕭條,世界經濟陷入低穀。然後四年貸款一到,歐美資本完成收割,正好是1914年,從而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那麼接下來,西北工業也就隻有不到兩年的擴張時間,兩年後必須要采取收縮策略。”沈凝雲卻是思考著世界經濟局勢的問題,作為一個還不能左右世界經濟局勢的財團來說,如何給羅斯柴爾德財團號脈是一大關鍵。

企業能否生存,其核心競爭力及其管理固然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但是一家企業最重要的還是看清經濟趨勢,繁榮時全力擴張,蕭條時全力收縮,才是其長存的秘密。歐美很多資本家族,之所以能存在上百年,就是有專家在給他們預測經濟走勢。

未來兩年的經濟局勢是很良好的,但是兩年時間短了點。要想收縮的話,頂多也就是一年半的時間可以進行擴張。西北工業因設備先進,是絕不可能賣給外資進行收縮的。因此西北工業的全力擴張是存在一定市場風險的。

“但如果能在國際市場上渾水摸魚,再撈上一筆的話,西北工業就算擴張得再厲害,也是可以支撐過去的。到時候就算是沒有足夠的市場,西北工業也可以轉為生產軍工業和大規模的內部建設,從而消耗掉其產能。”

沈凝雲想著,寫下了西北工業的發展路線。

未來兩年,以發展出口型工業為主。首先在中國市場,以低級商品為主,從而收複本土商品市場,遏製因洋貨的輸入而導致的貴金屬外流。在海外市場,則大力出口軍火、汽車、拖拉機、摩托車、自行車、照相機、無線電台、錄音機等商品。一年半之後,收縮部分產業。

兩年後,則轉為內部建設和軍事建設,從而在經濟蕭條時期拉動內部經濟,經濟以發展內部市場為主。

鐵路方麵,則大力修建陝西、新疆、河套、察哈爾的支線鐵路,從而形成一個密集的鐵路網絡。

戰略鐵路方麵,沈凝雲決定開始修建青藏鐵路,盡管海拔比較高,但還是能修建的,隻是速度慢一些,可以慢慢修。一年修不成,修五六年總是能修成的。

同時明年通往四川成都的鐵路即將通車,沈凝雲決定將建設四川支線鐵路,四川是天府之國,人口眾多,農業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同樣不少。即可以為西北提供原材料供應,也可以為西北提供商品市場和足夠的勞動力資源。

當然,四川作為中國的省份,不能用殖民手段去對待,也可以在四川建設工廠,發展四川的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