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些接觸過西學的留學生和新學學生,都意識到要想讓中國走向強大與繁榮,就必先推翻滿清。加上日本的推波助瀾,更使這種意識變得非常普遍。
從理性角度上看,此時的中國最好是不產生動亂。但革命是非理性的,加上滿清也是非理性的,於是滿清滅亡。
盡管推翻滿清是西北政府及西北集團的基本路線,但是全國都處於這樣非理性的情緒當中是非常危險的。
一不小心就會讓日本陰謀得逞,使中國陷入軍閥混戰的動亂之中。
西北政府則處於一種理性狀態當中,因此在日俄戰爭中引起了一些進步學生的不滿,認為西北政府支持俄國是為賣國。
西北政府考慮的是如何在確保國家不陷入大規模動亂的前提下終結滿清,而不是盲目的摧毀滿清的統治,這也讓一些中二的進步學生不理解。
由於滿清對新軍控製力低下,因此沈凝雲搞出了滲透計劃,既然連同盟會都能大規模的滲透新軍,為什麼西北政府不能?隻要把滿清新軍滲透了,那麼真要是打起來了,新軍手上就算有再多先進軍火,也會大規模的倒戈。
至於為什麼要采取兩種路線,區分北洋六鎮,這主要是北洋六鎮比較特殊。北洋六鎮是袁世凱練起來的,袁世凱將軍隊打造成其私人軍隊,不允許革命黨在北洋六鎮亂來,而是靠利益將北洋六鎮捆綁在一起。
而如湖廣等新軍,湖廣總督張之洞並未把新軍當成私家軍隊來抓,因此對於革命黨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他漢族督撫同樣如此,他們盡管還維係著滿清的統治地位,但是內心同樣也一定程度上同情革命,他們對滿清也失望了,一些滿清督撫甚至看到,滿清的統治已經快要結束了。
對新軍的滲透手段,在北洋六鎮是不適用的,因此沈凝雲決定讓軍情局從袁世凱身上入手。
隻要新軍要軍火,連先進榴彈炮西北政府都一律賣給他們,根本不怕滿清對西北能產生什麼軍事威脅。
把軍火賣給滿清新軍,說不定日後還能為西北軍做嫁衣。
為了滲透新軍,沈凝雲親自主持軍情局搞了兩份報紙,一份是《軍人報》,專門揭露清軍內部克扣軍餉等損害普通士兵利益的新聞,以此來打入新軍,在其中又加入許多宣傳的東西。
一份是散報,不正式發行,但每周免費送到清軍軍營,同樣是宣傳民族主義,以及西北軍的形象。
同時軍情局成立了潛伏科,在滿清到處招募文人從軍的時候,將一些受過了軍事訓練的西北年輕軍人送到各省新軍之中。或是讓這些人出國到德國、日本的軍事學校混個背景,然後再進入滿清新軍。
當然,這個潛伏科設立後,讓沈凝雲很納悶的是,滿清十分缺乏特工爭鬥的意識,甚至是毫無防範。一些在西北講武堂出來的軍人,竟然光明正大的就被滿清各省新軍給錄用了。
滿清三百年下來,也就是初期野豬皮在東北鬧事的時候比較擅長使用間諜,但是明庭比較缺乏這方麵的防範能力。入關之後,也沒什麼敵人要打,自然不會去成立對付其他國家或勢力的特工部門,這方麵的防範意識很低下。
當然潛伏進滿清新軍的軍官,都還是經過一番包裝的。
本站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請牢記經典小說網址:
www.jdxs.net
[拚音第一個字母]手機看小說:
wap.jdxs.net
【經典小說】,TXT小說下載請到小說信息頁,請點上麵的“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