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滲透滿清新軍(2 / 3)

連西北軍都還未大規模裝備的150mm榴彈炮都向清軍推銷,袁世凱還購買了三十六門155mm榴彈炮。

不過有些裝備是不賣的,也就是那些秘密裝備,如狙擊步槍。

狙擊步槍生產難度在於其瞄準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協約國竟然連瞄準鏡都生產不出來,因為他們的精密加工業沒到那個高度。後來才投入人力及資金把瞄準鏡搞了出來。

西北在精密加工方麵卻是優勢項目,因為沈凝雲並不是每個領域都是專家,但是精密製造業領域卻是絕對的專家,這個時代任何一個人都比不上他,瞄準鏡很輕鬆的就搞了出來,狙擊步槍已開始大量裝備西北軍,成為西北軍內一個半保密的兵種。

這樣的軍火銷售力度,讓滿清很是困惑。連先進裝備都賣給他們了,難道不怕大清朝大舉進攻西北嗎?

話說,還真不怕。

西北政府已經拿出了一個全麵滲透滿清新軍的計劃。這個計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針對袁世凱掌控的北洋六鎮,其核心就是袁世凱,因此西北軍情局已開始秘密接觸袁世凱。

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袁世凱在戊戌變法過程中向慈禧告密,日後慈禧一死,他就沒了庇護。因此袁世凱必須找一個能夠為其提供庇護的勢力,西北軍顯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對象。根據袁世凱的探查,西北軍的實力正在快速增長。光從西北能造洋槍洋炮,還大興工業就能看出,西北的戰爭能力很強。而且其入藏擊敗英軍也證明,西北軍是一支很強大的部隊。

如果要讓袁世凱帶著北洋六鎮去和西北軍死磕,那袁世凱肯定是不願意的。

西北軍同樣也不想和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死磕,因為沈凝雲知道滿清也沒幾年了,這支軍隊未來將成為民國陸軍,打北洋六鎮相當於是大內戰了。隻要能夠與袁世凱保持溝通,並對袁世凱進行一定程度的扶持,使袁世凱能夠更深入的掌控北洋六鎮,那麼日後北洋六鎮就是一個可以拉攏過來的對象。

第二個部分則是針對滿清其他各鎮新軍。

清末滿清編練新軍,對新軍的掌控可謂是十分的失敗,第慈禧和後來上台的載灃都沒有一個領導人的決心和手腕。慈禧隻關心個人權力,載灃出了命的忠厚,但忠厚往往意味著無能,太平盛世也許不錯,可這是清末鼎革時期啊!

第二,滿清對地方控製力低下,各地漢族督撫大臣,為了不讓滿清中央有幹涉地方的理由,對於軍中發現的革命黨多是派到國外去考察,或是派到北京去出差,或是驅逐掉。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送走就是了。導致各省新軍處於一種‘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的狀態。

第三,滿清對外戰爭的失敗,以及取消了科舉製度,而擴大海外留學生和新學,導致海外留學生及新學學生都不滿足現狀,非常不滿對外戰爭的失利。

第四,滿清將文化群體引入新軍,結果卻招惹了一堆的革命黨,這些革命黨從什麼陸軍小學堂、講武堂等等軍校出去後,又是擔任基層軍官,結果普通士兵也連帶著變成了革命黨。

在清末新軍當中,充斥著大量的革命黨。就算不是革命黨,亦普遍同情革命。

這是一個非理性的時代,對外戰爭的接連失敗,使整個民族都處於一種急躁的狀態,就連滿清同樣都處於這種急躁的狀態,都想快速的找到一個擺脫當前困境的方法。因此在非理性的狀態下,滿清開始改革。

為革命鋪平道路的不是革命者,而是改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