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宦與湯薌銘先後宣布獨立並討袁的期間,一直效忠於袁世凱的陝南鎮寧使陳樹藩公然驅逐袁世凱任命的官員,並於5月26日宣布陝西獨立討袁。
除了“二陳湯”之外,氣死袁世凱的還有一大“功臣”,此人的功效甚至勝過“二陳湯”!此人就是袁世凱多年的基友唐天喜。他和袁世凱是同鄉,原是在劇班唱小旦的,樣子很好看,從少年時代起,就一直在袁世凱身邊工作,已經30年。洪憲帝製之前,唐妹妹以旅長身份,混到京漢鐵路北段護路司令的肥缺。帝製取消後,前線還有零星戰事。唐天喜主動請戰,在袁世凱麵前一邊哭泣一邊請求:“天喜蒙大總統30年栽培之恩,無以為報,現今正是用人之際,請派我上前線去打仗。”
唐天喜此舉,倒使袁世凱蒼涼的心境中有了一點安慰,感到天喜總算不負自己一片恩情。於是,袁撥給他人馬槍械,信言珍重之後,依依分別。可袁世凱萬萬沒有想到,老唐到了湖南,就被趙恒惕以30萬兩銀子收買,幡然舉叛,當晚就襲擊了他本應去增援的馬繼增部。馬部猝不及防,全軍潰亂,倉促中馬繼增舉槍自斃。唐天喜此舉,使前線戰事急轉直下。據傳袁世凱收到唐天喜叛變的急電,幾近瘋狂,整天口中叨念:“唐天喜反了……他也反了……”
袁世凱的曆史走到尾聲了,他毫無問題是一個梟雄,是清末民初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中屈指可數的弄潮兒,不過同樣是這個時代最具悲劇色彩的人物。
沒有人記得他在朝鮮苦苦支撐已維持清王朝搖搖欲墜的宗主地位;沒有人記得他創建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支近代化的陸軍,第一支近代化的警察;沒有人記得他在直隸總督位置進行的大刀闊斧的改革;沒有人記得他的辛亥革命之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更沒有人體會他在一次大戰期間對日交涉之中的戰戰兢兢。
幾乎所有人都記得戊戌變法當中他曾經欺騙譚嗣同,出賣光緒帝,用六君子的鮮血染紅頭上的頂戴;幾乎所有人都記得辛亥革命當中他首鼠兩端欺淩孤兒寡母的清廷,欺騙年少無知的革命黨人,從偉人中山樵手中騙得民國大總統;幾乎所有人都記得他為了稱帝不惜出賣國家主權,答應日本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幾乎所有人都記得身為民國大總統的他親手埋葬民國,最終在眾叛親離、四麵楚歌之中淒慘的死去。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說,他幹的好事沒有人記得,幹的壞事卻一件件銘刻曆史的恥辱柱上。
聊完袁大頭,自然要聊到他的繼任者,對此曾祿與唐之道產生了分歧。
“袁大總統一死,他的位置應該由段總理來接吧!”曾祿頗為興奮的說道:“這樣一來他留下來的陸軍部長一職應該會由徐次長接任!”袁世凱之下久居中樞的段祺瑞聲望無疑是最高的,由他來接班,可能也是整個北洋係唯一可以接受的人選。
“未必!”唐之道搖了搖頭說道:“大總統去了,不是還有副總統,按照臨時約法總統在任去世,由副總統繼位!”
“副總統?黎菩薩?”曾祿嗤笑道:“選誰也不會選他吧!一個被革命黨從床下抓出來副總統如何服眾!”
“總統可不隻是北洋一家一係的總統,那是全中國人的總統!”唐之道笑著說道:“段總理在北洋內部自然是眾望所歸,可以南方六省就未必買賬,搞不好就又是一場內戰!”
“那也得少數服從多數吧!”曾祿反駁道:“依我看段總理這個大總統是當定了,誰願意一個窩囊廢騎在自己的頭上。”
“正因為黎菩薩在京城毫無權勢,倒有可能讓他來當這個大總統!”唐之道分析道:“段總理也不是那種貪圖虛名的人,以責任內閣總理身份操縱中央大權,未必比一個總統身份來的差。”
“要不咱們打個賭!”曾祿還是不太服氣,俏皮的說道:“賭誰會接任這個大總統的位置,如何?”
“哈哈,那賭注是什麼?”唐之道大笑著說道:“你是必輸無疑。”
“錢就算了,來的刺激的!”曾祿壞笑著說道:“如果我贏了,你陪我逛一個月的八大胡同!”
“好!如果你輸了,半年不準踏入半大胡同!”小樣給你來點狠的,到時候看能不能憋死你。
“一言為定,擊掌起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