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中俄正在打仗,榮祿便以人員緊缺為由,召見袁世凱。袁世凱就像新婚女子一樣,對榮祿伸來的橄欖枝,一直推推搡搡,不肯就範。因為,當官當了這麼多年,袁世凱明白榮祿的意思,那就是,讓自己隨了他們。可袁世凱本就有軍閥之心,妄想通過自己訓練的軍隊來搞火自己。可又惹榮祿不起,他知道,打倒了一個榮祿,後麵就會站出無數個慈禧。
今天,光緒的召見,讓袁世凱看到了希望。
一切都因謀而起,一切又以謀而終。摸爬滾打在政治中的袁世凱,一輩子都活在陰謀之中。處處趨利避害,時時定奪明暗。他的頭腦轉換飛快,坐在轎子中,他仔細對比了一下光緒和慈禧的高低。他發現,無論是政治還是人員,光緒跟慈禧的差距,就是姚明跟郭敬明的差距。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如果跟了光緒,自己的發展就會受阻。因為,有功之臣隻能是那幾個人的。而自己,頂多就算是幫忙。跟了慈禧,結果就會相反。盡管自己的發展或多或少的會受到阻撓,可畢竟朝中大多都是老人,萬事好商量,不會被一棒子打死。
打定主意,袁世凱便決定去見榮祿。榮祿將袁世凱引薦給慈禧,慈禧十分欣喜,又一個重量級的砝碼握在手裏,睡覺很踏實。最重要的是,袁世凱帶來了光緒不能說的秘密。
就此,袁世凱這枚間諜,讓這場新政徹底進入死胡同。
五天後,九月二十一日,政變開始。
京城的人們忽然發現,路上的軍隊比平日忽然多了幾倍。自己的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製,隻能呆在家裏,不能出城。火車開始停止,京城全麵陷入戒嚴狀態。更大的消息,出來了,一場流血的霍亂終於發生。
一個星期後,民眾們來到了菜市場。他們知道,今天要處決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變法人物。
康有為跟日本人熟悉,在政變前,就離開了京城。這位爺後來鬧出了更大的動靜,隻不過是後來的事。梁啟超同誌也相當機警,在政變開始後,急忙跳到了日本大使館。這些口口聲聲說著,為變法而死的人,終究沒有死。
而譚嗣同等人也是有機會離開的,可他們偏偏選擇了不。
為何不?
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康廣仁說:若死而中國能強,死亦何妨!
楊深秀說:以澄清天下為己任!
林旭說:青蒲飲泣知何補,慷慨難酬國士思。他死的時候,剛剛新婚不久。據說,在牢獄之中,他沒有想到死亡,而是想到了新婚妻子。他的妻子聽聞他的死訊後,曾服藥,卻不曾死去。幾年後,終因相思過度而終。年,二十四。世間總有這樣的愛情,不為什麼,就是愛情。僅此而已。後,人做一聯,單詠二人夫妻之間的感情,聯雲:伊何人?我何人?全憑六禮結成,惹得今朝煩惱;生不見,死不見,但願三生有幸,再結來世姻緣。期望,來生真的能與你相見。
楊銳說:一十二回明月夜,可憐都向客中看。
劉光第說:吾屬死,正氣盡!
他們的名字,我們未必都如數家珍。他們的偉大,我們未必就很清楚。但是我們知道,縱然如此,我們也不曾忘記。這是屬於你們的榮耀,也是屬於我們的榮光。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他們的名字,叫做”戊戌六君子“。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