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3 / 3)

辛離離快哭了,她掙紮出兩隻胳膊,拚命跟司馬佑安解釋,現代的考公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多難。

“你知道嗎?我感覺比科舉都難,科舉四書五經對吧,但是考公,要考申論,就是策論,還要考行測!”

“行測的常識就不提了,得要求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後那圖形題,我記到現在,”她憤憤地比劃著,“六幅圖,前五個全是不同的三角、圓形,最後給你空,讓你找其中的規律,然後你知道是什麼規律嗎?是後一個圖形的曲線減去直線的數量等於二!啊,這都什麼題?”

“我是承認,我就是學不明白數學,那題量根本就做不完!”

越說越氣,辛離離都差從司馬佑安懷裏蹦起來了,她捶著自己身上的被子,“我到底是為什麼想不開去考公,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不香嗎?!”

司馬佑安用手包裹住她錘被的手,眼裏異彩紛呈,他聽了個七七八八,安慰道:“題目確實難了些。”

辛離離瞟他,感覺他在嘲諷她,圖形題對他沒有難度是不是?

在她想要從被子裏鑽出來,衝到書房,給他出幾道題時,他按住她,問道:“離離,你那裏女子也能為官?可否詳細講解一下申論和行測?是這樣說罷,還有科舉?科舉可是來年我與舅父要推行的考核製?”

辛離離:“……”

第一百四十章 創新科舉製

改革永遠都要符合腳步, 賣的步子太大,不僅達不到效果,還可能起到反作用, 前世改革失敗便已經給司馬佑安敲響了警鍾。

對於急需求穩的大立朝而言, 現代的考公方式無疑是不合適的,但是離離口中的科舉製度卻是可以參考的。

在原本打算施行的考核製基礎上,司馬佑安增添了策論一考,且變更了方式,一共三試,鄉縣試、州試、都試。

都試之後去掉了麵見陛下一環節, 如離離所說的狀元、榜眼之類也完全不必要,司馬冉澤沒有耐心去見學子們。

因歲末革職了一批官員,正需新鮮血液注入, 照以往按照九品中正製舉薦方式,世家們會塞進家族中人,是以,本次科考舉行時間緊湊。

自在書院中傳出消息說要舉行科舉考試, 學子們已經開始做準備了, 四書五經背了一輪又一輪, 策論寫了一篇又一篇, 無人知道考核標準是什麼,所有人摸著石頭過河, 反而更能顯露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在眾人緊張的等待朝廷通知科考之時, 世家自然是要反對的, 但他們剛剛開了個頭, 司馬冉澤便輕哼一聲道:“孤的決定不需要爾等反駁, 爾等若是不喜, 可以辭官,會有人喜歡孤的主意的。”

當眾打臉世家,自然要給個甜棗,由國師提議再合適不過,朝中四品以上大臣,可有一個進入博晉書院的子嗣名額,在博晉書院考核合格後,可直接授官。

博晉書院自此更名為國子監,暫且由國師負責。

新年過,聖旨下,全新修訂《大立法》,廢九品中正製,創科舉考試,不管是寒門學子還是世家之子,全部要通過科考進入朝堂,一條通天路鋪在眾人腳下,全看自己能不能把握住機會了。

想要最後到洛陽參加都試,便要先過鄉縣試,以祖籍劃分,你的祖籍在哪,你便要去哪考試,所有書院學子紛紛動身,便是那無緣可以進國子監的世家子,也隻能坐著馬車晃晃悠悠回到族地參加考試。

各地百姓也非常歡迎學子們,朝廷有令,科考過了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