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說民主(1 / 2)

一九一一年七月九日,後來曆史學家命名為七八起義的第二天,一大早,擔心受怕了一個晚上的安康縣民眾起來後,戰戰兢兢地打開門,發現街道上巡邏的依然是昨天的巡防營官兵,縣衙方向,懸掛的依然是大清的龍旗。一切似乎都沒有變化,昨天下午激烈的槍聲、淒厲的慘叫,似乎隻是一場夢。

然而,大街小巷貼的官府布告,告訴大家,從昨天下午到今天早上,安康發生的一切都是真的。仔細看,街上巡防的,雖然衣服依然是大清的製服,但是,麵孔是陌生的,精氣神是昂揚的。回憶昨天晚上大街小巷裏,操著外地口音齊聲呼叫的聲音:“各位父老鄉親們,下午城裏發生了槍擊事件,目前局勢已經得到控製,但是仍希望父老鄉親們在天亮之前,不要出來,更不要混水摸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安康雖然比不上南方和長江一線,但也是一個交通相對便利的地方,對於革命黨人等傳說並不陌生,或多或少都聽過,一些靈醒的人,已經若有所思。

“昨日,有民作亂,雖被平息,然查及參與之民,皆是心有不平,意不能伸,若有可伸張其意這途,豈會有昨日之亂?朝庭已有《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觀引章程,實是伸張民意之正道,故本官決意按《章程》行地方自治。從即日起,設立安康縣議事會……”貼在縣衙外的一張官府布告前圍滿了人,有人大聲念道。

“安康縣議事會?這是什麼官位?”有人聽到這,奇怪地問。

“哈哈,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去年在上海,那裏就有議事會。”有人接口說。

“蘇正德,你不就是去過上海嘛,有什麼張狂的。你不是能嗎,你說,議事會這個官有縣太爺大沒有?”

蘇正德不虧是走南闖北的,應變很快,道:“當然沒有縣太爺大了,你不識字嗎?那可是由縣太爺設的官。”

“別吵!聽趙秀才念。”旁邊有人說,不過,這個時候趙秀才也念完了。蘇正德剛才沒有聽清楚,這時趕緊打聽後麵的內容。

“也沒說啥,就是再過一個月,要選舉,議事會議員由年滿十八周歲的人每人一票選舉,誰得票最多就是誰……”這人話還沒說完,蘇正德就興奮地接過話頭:“這麼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當官啦?”

“聽我說完。告示上還說了,以後告狀,不再由縣太爺審了,要實行那個叫啥,對,司法獨立。”這人向蘇正德簡單地說了一遍,笑道,“蘇老弟,這上麵說了,議事會裏的議員不是官,官不能當進議事會。”蘇正德臉皮不夠厚,聽了這話,立即成了個大紅臉。

時間向前推,昨天夜裏,王世英答應秦振華的條件後,首先確定了家人的平安,這才和秦振華商議接下來的事。秦振華把自己所知道的民主議會那一套給王世英講了一遍,雖然秦振華隻是一知半解的,但是王世英卻也聽明白了,於是定了個二十天宣傳,接十來十天選舉,成立縣議事會的決定,並采取司法獨立的方法,獨立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