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微瀾(2 / 2)

明君?李建成雖然不算是倒行逆施,但比起李世民卻是天差地遠。按時期而論,此時正該是貞觀盛世,可實際上,現在國力疲敝,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並無人理會,那有開國盛世的影子?照此下去,大唐不出三代恐怕就要亡國了。

李沐風努力不讓臉上露出鄙夷之色,也隨著諸位大臣高呼萬歲,心中卻是一陣的惡心。

此時卻聽趙夢陽又道:“啟奏陛下,尚書令日理萬機,不可有一日之空缺,陛下切莫過於悲痛,為大唐社稷著想,還請陛下速速定奪!”

李沐風早就猜到他有如此說法,心道:“你這老狐狸的尾巴還是露出來了,我豈能讓你如意!”剛想有所動作,忽然心中一動,又停住了。

李建成被趙夢陽拍的暈暈忽忽,聽得要早早確立尚書令人選,覺得甚為有理,剛想就令趙夢陽遞補,卻見殿上有人出班奏道:“父皇且慢!”

正是一直一言不發的二皇子李征。

“父皇。”李征話也不多,語氣卻不容置疑,道:“尚書令一職非同小可,還請陛下三思。”

“這……”李建成又不是昏庸無腦之人,隻是剛才被趙夢陽拍的頭腦發熱。現在靜下來一想,才發現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尚書左仆射趙夢陽是太子一派,而尚書右仆射秦仲則是二皇子的人。尚書令的任命會直接影響兩派的勢力均衡,而且還間接表露自己的傾向,影響那些中立派的官員走向。傾向二皇子當然不行,李征是四個皇子裏麵唯一帶過兵的人,和各位將軍過從甚密,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人物。要是任命趙夢陽……李建成看了太子李誌一眼,心中也一陣嘀咕,他可不想早早的學自己父親李淵去當太上皇。

李建成全向下掃了一眼,正好對上李沐風的眼睛。李沐風早就有成竹在胸,微微一笑,出班奏道:“啟奏父皇,兒臣有個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李建成忙道:“講!”

李沐風道:“魏相勞苦功高,無人能及,為我大唐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今剛剛身死於任上,不如尚書令暫時空缺,由尚書左右仆射二人代行其職,以示魏相之功績,又可全陛下愛臣之心。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李沐風這番話說的冠冕堂皇,似乎維護了各方麵的利益,誰也不得罪。實際上依舊是把權力分散,保持兩大勢力平衡,使其不敢妄動。

太子李誌皺眉道:“二人代行其職……若是意見相左,爭執不下又當如何?”

李沐風笑道:“那自然是承奏父皇,由萬歲決斷了。”

李建成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散朝!”

四皇子李陵一般是不上朝的,一來他年紀還小,二來向來貪玩,別人也就隨他去了,可這並不表示朝中之事他全然不知。或許,最不被別人注意的人才是最危險的。

此刻,他正在自己府中聽一人講早朝之事,眉頭輕鎖著。

“殿下。”那人身在廳堂的角落裏站著,全身被陰影所遮蓋,看不清麵目。“這其中可有什麼不對之處?”

李陵踱了幾步,端了一杯茶呷了一口,笑道:“沒有什麼不對,隻是魏相故去,我有些措手不及。”

影中人道:“魏相去世,各方麵蠢蠢欲動。”

李陵道:“不錯,不過暫時讓三哥給壓下去了,三哥這一手可真漂亮呢……”他突然問那人道:“你對我三哥怎麼看?”

那人一愣,忙道:“三皇子天資聰穎,為人溫文爾雅,不驕不躁,是為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恐怕不是你的心裏話吧?”李陵格格笑了幾聲,然後沉聲道:“他豈是甘居人下之輩!不過我還真看不透他……他似乎一出生就帶著秘密來的。”

李陵見那人似乎聽不明白,又道:“他連名帶姓是三個字。按理說應該兩個字才對,這一點就不合祖製……聽說是皇上一時興起賜的名字,後來不好改口了……冥冥中似乎有什麼定數吧……”

那人沒有說話,心中卻不以為然。四皇子想法著實有些不著邊際了,他才不相信名字和定數有什麼關係。

李陵目光投向窗外,似乎自言自語道:“風起青萍之末,或許一場風暴要來了吧。”

唐,公元643年。魏征歿。魏征的死或許隻是在曆史的長河中泛起了一絲微瀾,但是在當時,卻是一場風暴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