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頂,壯麗、威嚴、美麗,任何褒義的形容詞加在它的身上都不過分。但是在迦太基人眼裏,它代表的隻是恐懼,是弱小的人類麵對大自然強勁實力的恐懼。不過現在,他們戰勝了這種恐懼,他們把阿爾卑斯踩在了腳下,他們站在了羅馬人認為的諸神的樂園中,他們應該是神了吧?恐懼從此將是他們這些“神”帶給羅馬人的禮物了!每一個迦太基人都這樣想。不過他們不知道在“神”在站在人的麵前之前,更大的挑戰在等待著他們。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的第二天,士兵們很快就用他們自己印證了這句話的準確性。剛開始,先鋒部隊腳下踩著白色的雪順利前進。不過一會兒,學成為了灰黑色的泥濘,他們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因為有士兵和牲畜跌進了被雪掩蓋著的洞口。這些人還順手拽下了夥伴,在他們跌入穀底前發出了恐怖的尖叫聲。幾分鍾之內,軍隊就失去了幾百名勇敢的士兵,對於他們的犧牲,其他人隻能幹看著,無法伸出援手。漢尼拔親自跑到了軍隊的最前麵,帶領著幾千名步兵用鋼盔清理著地上的積雪。
“在那段恐怖的日子裏,即使是統帥身先士卒地出現在最危險的地區,也幾乎無法重新鼓舞起士兵的鬥誌”這時後來一個親身經曆過那次戰爭的高盧軍人的回憶。
“沒有親身體驗過那種經曆的人,是絕對無法理解的,任何的形容都不足以說明困難的程度。”這基本上是所有親身走過阿爾卑斯山的軍人,在每次回憶之中必要說的一句話。
是的,任何語言也無法形容當時的可怕景象,那麼我就舉出一個數字來說明好了。從伊比利亞半島出發的12萬人,除去第三梯隊的8萬人,一共有4萬左右的士兵從伊比利亞走到了阿爾卑斯雪山,而在他們一路走過的時候,雇用、招募的還有6萬人左右。也就是說,真正翻閱阿爾卑斯山脈的軍隊數字是10萬人左右,而從那裏走出來的軍人總計不到4萬。同時,與這6萬人一同埋葬在山穀中的,還有將近2500匹戰馬和全部60頭戰象。
迦太基軍隊現在總計的軍力是多少?由於編製被打亂了,很多中級別、低級別的指揮官都陣亡了,所以就連漢尼拔也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準確的數字。當然,我還是要在這裏交代一下的。
成功翻越阿爾卑斯雪山之後,迦太基軍隊的總人數是43000人,包括12000左右的迦太基長劍步兵、3300名迦太基聖戰軍團、400名伊比利亞投石雇傭軍、26000名高盧雇傭軍、300名努米底亞重裝騎兵和700名輕裝擲矛騎兵,以及他們相應的1000匹戰馬。
為什麼要把數字記錄得如此詳細呢?因為這些人即將創造一個曆史,至於和他們翻越阿爾卑斯的奇跡比起來,哪個更加重要?更加輝煌?這是一個公婆說有理的問題。但至少不遜於這個吧!
當然,在他們把曆史從一個輝煌翻倒另一個輝煌之前,我們還是讓他們先去睡個好覺,那才是他們最需要的。至於在哪裏?反正現在羅馬人的重兵都囤積在伊斯特堡,亞平寧所有的城市都相對的空虛,所以想去那裏就去那裏好了。
“全軍!去波河平原西麵的小鎮,坎尼!在那裏,有熱的食物可以吃;有柔軟的床可以睡。”漢尼拔發出了他翻閱阿爾卑斯山後的第一個命令,也告訴了各位讀者,一場經典的戰役即將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