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明,新年快樂!”沈嘉從後麵環住蕭翌,將頭靠在他的肩膀上,對著他的耳朵輕輕祝福道。
蕭翌聽到耳邊傳來的真誠的祝福,看著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玩著鬧著……仿佛這世間,沒有什麼能比得過此時此刻,這種平淡而又寧靜的幸福。
他微微偏頭,對沈嘉淡淡笑了笑,“新年快樂,長青!”
作者有話說:
哈哈哈書裏比現實中提前幾天過年了,祝他們新年快樂!
ps:大概還有四五章完結,下一章跳時間線。
第233章 終章(一)
一年後,清嘉十一年春,正值三年一度外察之時。
經過近十年的變法,如今的大梁吏治清明,海晏河清,頗顯盛世氣象。此次外察評為中、上等的官員人數,比清嘉二年翻了幾倍,《考成法》的成效終於體現出來了。
蕭翌翻看著官員的履曆,突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人名,他轉頭笑道:“長青,你的故交此次外察表現十分優異。”
“故交,誰呀?”沈嘉一時沒反應過來,納悶道,“杜渙嗎?”
前不久,杜渙剛接受了內閣的調任,帶著妻兒離開了北京,前往廣東任市舶司提舉一職。雖說隻不過是小小五品官,卻掌觀著海外貿易查禁、課植等事。與商販打交道,正是杜渙最拿手的。
沈嘉調杜渙去管市舶司時,便相信他能夠在廣東幹出一番大事,能夠讓大梁的國庫日益充盈。可他才去了幾個月,難不成已做出成績?
“猜錯了,不是他。”蕭翌笑道,“雖說杜渙這次也不錯,評為中等。但這位乃是上等,朕打算召他回京、入閣。”
“入閣?”沈嘉一驚,現在內閣隻有三人,的確需要填補新人了。隻不過沈嘉百思不得其解,這位能夠有資格入閣,又是自己故交之人,到底是誰。
蕭翌見他想了半天沒猜出來,便不再為難他,揭曉了答案:“是陝西知府黎元裴。”
“黎兄啊。”沈嘉恍然大悟,欣喜道,“我好久沒和他見麵了,沒想到當年京中一別,還能再敘。”
“說起來去年去清水縣時,看那邊百姓能送你肉和蛋,就知道他們日子過的不錯。”蕭翌摸著厚厚的官員考核冊子,感慨道,“陝西這些年在黎元裴的治理下,確實比以往富裕多了。”
這樣良心的父母官,確實有資格入閣理事。
除了召黎元裴入京外,陛下同時還下旨讓十幾位考評優異的官員進京麵聖。沈嘉想起自己與蕭翌愛情的開端,便是源於清嘉二年的那次麵聖。否則以他當年的品級,不知多少年才能升官,多少年才能調入京城。
可自從那次之後,陛下很多年再未召外官進京。果然他和他乃是上天注定,機緣巧合。
“想什麼呢?”蕭翌出聲打斷了沈嘉的遐想,偏頭看他。
沈嘉笑了笑,“在想清嘉二年,那時候你為什麼突然召我們這些不入流的外官入京呢?”
“這事啊……”蕭翌回想起往昔,笑道,“那年外察的成績其實很難看,隻有少數人得了上等。朕看到官場如此腐敗混亂,已有變法的想法,故而需要些能幹的新人進入朝堂。”
“於是,你就把評為上等的官員都召入京?”
蕭翌看著他,但笑不語。
誰能想到,不僅收獲了能幹的變法官員,還能收獲愛情。
黎元裴進京的時候,沈嘉專程去城門口迎他。自從清嘉五年黎元裴調任陝西後,沈嘉已經有六年沒見過好友了。那時候他去黎府替好友送行,沒想到一別經年,如今終於等來了重逢的這一天。
沈嘉在城門口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可算看見了黎府的馬車。作為陝西的知府,黎元裴依舊很低調,隻帶了幾名隨從,坐著馬車入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