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尚書夫人又不知道她住哪,總不會派人一路跟著她吧?在宮內推她是順手的事,在宮外卻需仔細尋好時間地點,以防被人家發覺。
如此大費周章、勞神勞心卻隻為了教訓一個跟自己丈夫說了幾句話的新科狀元,尚書夫人不至於這麼小肚雞腸的。
不至於不至於。
沈馳景篤定地想。
一天下來,她緊繃的神經總算得到了放鬆,連帶著腳步都輕快了不少。
走著走著,原本昏暗的街口忽地明亮起來。幾束奪目亮光照過,嘈雜熱囂的聲音也隨之漫過耳畔,惹得疲憊的沈馳景心生好奇,加快了腳步,終於瞧見了這街的全貌。
想起來了!
書裏講道,啟朝民風開放,百姓們猶愛挑燈走街。鑒於市場開放的確有利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宣朔帝便大筆一揮,將京城的一條街改造成了市集,允許一些小商販擺攤到深夜。
由於擔心打擾到居民的正常休息,宣朔帝特意選了條離居住區有段距離的街道。一開始,這裏隻有夕陽西下才開始熱鬧,後來越來越多的商人發現有利可圖,便連在這裏開了分店,連帶著白日也轟雜了起來,逐漸發展成了一條成熟的商業街。
後來為了說起來方便,人們幹脆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琳宇街”,取自“琳宇”之意,也就是神仙的居所。
白天的工作一結束,來這琳宇街卷上幾樣小吃,提起一壺好酒,再往軟香玉床上一躺,可不就是神仙般的生活嗎?
沈馳景吸了吸口水,再無猶豫,義無反顧地向前走了過去。
其實那作者情節設計的並不是很精妙,但文筆卻極其細膩柔美。尤其是每次描寫食物時,那家夥,香氣都要溢出來了!如今好不容易做了這書中人,怎麼說也得嚐嚐這傳說中的爽口小吃!
宴會上隻顧著擔心小命了,也沒怎麼吃東西。此刻放鬆下來、又聞著滿街的香氣,沈馳景才覺出自己是真的餓了。
她掂了掂腰中的錢袋。數量不少。
這是原主進京前,她兄長沈致揣給她的。
原主幼時父母俱亡,多虧了這大她五歲的哥哥身體強壯,總去幹些苦力活供妹妹讀書。雖力氣活不算賺錢的營生,但沈致足夠吃苦耐勞,一人打了幾個人的工,倒也從沒在吃穿上委屈過沈馳景。
後來原主憤而起兵,原因除了受人猜忌和折辱外,最大的誘因就是沈致的死。
但沈致是怎麼死的來著?
沈馳景撓撓額頂,想破腦袋也想不起來了。她看書最大的毛病,就是囫圇吞棗。
“算了不想了。吃!”
對於沈馳景來說,從未謀麵的沈致還隻是書裏冷冰冰的文字,怎麼會有麵前的美食吸引力大呢?
旁邊的攤販見有人經過,卯足了勁開始叫賣。
“豌豆黃兒,入口即劃的豌豆黃兒!”
“夜深露重,客官喝完羊羹湯暖暖胃呦!”
“剛出爐的生煎包嘞!油香爽滑,脆生可口啊!”
聽到這裏,沈馳景眼前一亮。
她轉頭走向那個叫賣的最響的小販,鬆鬆手中的錢袋:“老板,拿一屜生煎!”
“好嘞!”小販喜笑開顏,忙揭開籠屜上用來保暖的厚重白布,又取了個紙袋來,麻利地收了一屜生煎進去,一邊取還一邊道:“您拿好嘞~小心燙手!”
沈馳景接過紙袋,付了錢便四下張望,找了個台階坐下,又拿帕子擦擦手,便迫不及待地抓了個包子出來。
那生煎底部焦黃爽脆,上麵卻細膩柔白,散著麥香;頂部綴了幾顆墨黑芝麻,都湊在那幾個捏的極好的褶子邊,看得叫人唇齒生香。
她咽了咽口水,一口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