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初次遇見陳圓圓時發生了什麼(1 / 1)

商人以天幹地支為自己的稱號,因此在不同的時期可以發現使用相同稱號的人。甲骨文中提到的,配偶為“戊”的,共有4位商王。他們分別是大(tài)丁、武丁、祖甲、武乙王。大丁的時代,不在殷墟的12位商王之內,而武乙王屬於殷墟三期,司母戊鼎與這個時期的器物外形不吻合,剩下的就隻有武丁和祖甲了,那麼這裏的“戊”究竟是誰的妻子呢?

1976年安陽殷墟婦好墓的發掘給出了我們答案。婦好乃商武丁的一個王後,史載她主持祭祀、打獵、英勇善戰,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將軍。考古學家在婦好墓中發現了司母辛鼎,而通過對比,發現司母辛鼎的形製、紋飾和銘文的均和司母戊鼎一致,兩鼎之間的合金配比情況也極其相似,這就有力地證明司母戊鼎確屬殷墟二期。這也幫助我們斷定司母戊的“戊”應該就是武丁王的另外一個王後“戊”,此鼎乃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作的祭器。祭祀的時候,祭祀者把銘文和紋飾完整的一麵朝向祭祀的牌位,把器物的背麵對著自己。這種紋飾大多為饕餮紋,它是陰間和陽界溝通的使者。也有專家認為,這種猙獰的饕餮就是早期的龍,是龍的一種變體。在煙霧繚繞之中,龍會把祭祀的信息帶到天上。祭祀之後,此鼎便隨葬於其母墓中。

但令人奇怪的是,同為武丁王的王後,司母戊鼎的體積幾乎是司母辛鼎的2倍,重量則是它的6倍。不久,考古人員在當年司母戊鼎出土的下方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甲字型大墓。在殷墟王陵區中共有大墓11座,這些大墓很可能都是商王的墓葬,“戊”的墓葬規格僅次於商王。而武丁的另一位王後——女將軍婦好,她的墓葬並沒有進入王陵區。在12位商王中,每一位商王通常都有十幾個妻子,為什麼僅僅隻有武丁的王後“戊”,墓葬有如此高的規格呢?這成為曆史留給我們的另一個謎。

中國首個女將軍古墓,千年未被盜之謎

當你真正埋首曆史書籍的時候,你時常會感到不寒而栗。不是因為書中記錄的曆史事件,而是因為記錄曆史事件的方式。時間實在是太可怕,它會銷蝕我們的所有記憶,讓一切變得模糊而不可靠,即使有些東西已經寫在了紙上。

我們發現了3000多年前有一個接近於絕對真實的女人,她叫婦好,商朝君王武丁的妻子。

我之所以敢相信婦好,是因為她曾經的生活已經真實地呈現在我們麵前。1976年,在對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婦好墓發掘時,有了驚人的發現:以司母戊大方鼎為代表的200多件青銅禮器,以銅鉞為代表的130餘件青銅兵器,150多件酒器,700多件產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飾,16名殉葬者、6條殉葬狗,甚至還有4麵銅鏡,等等。

安陽曾經埋葬過11位殷商朝代的大君,但在曆朝曆代盜墓者的不懈“努力”下,如今隻剩下了11座空陵。冥冥之中,神靈保佑住了婦好墓,得以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一位真實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