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不停更,處境淒慘,向家大哥這裏急需火力支援,SOS!)
“趙普者,字則平,匡胤心腹謀士,後梁龍德二年(922)生於幽州薊州,後唐末年,相繼遷居常州,洛陽。
普多謀,讀書少,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善吏道,後周顯德年間,先後為永興軍節度使從事,滁州、渭州軍事判官,同州、宋州節度使趙匡胤推官、掌書記。顯德七年(960)正月,普受匡胤指使,與趙光義,高懷德發動陳橋兵變,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推翻後周,建立宋朝,普受封為右諫議大夫……”
——蕭繹《中華帝國史,趙普列傳》
趙普出身貧寒,讀書不多,可是精通吏務,深謀遠慮,(趙匡胤,職業軍人出身,同樣沒有多少學問,其實學問與智力,能力沒有太大關聯)對趙匡胤要拉攏高懷德的心思,他一目了然,隻是沒有料到有名急公好義的都虞侯會使出如此兒戲的手段嚇唬高懷德,想笑,卻不敢笑,隻得難受地忍著,看在別人眼裏,卻是一幅因為事態嚴重而緊張的表情。
高懷德一個頭兩個大,自己怎麼就成*民女的****了?自己家裏那三隻母老虎都伺候不了呢。唉,誰叫自己犯的這個罪蹊蹺呢,大黑臉皺成苦瓜狀:“都虞侯大人,卑職怎麼會去*民女呢?”
趙匡胤似乎很疑惑,瞅著高懷德自語:“你一沒有殺人,二沒有*民女,能犯什麼大罪?莫非……”趙匡胤玩味似的看著高懷德。
高懷德生怕都虞侯大人再把什麼古怪罪名安到自己頭上,急忙大聲道:“卑職沒有殺人放火,沒有*民女,也沒有犯別的有虧德行之罪!昨日卑職當值,忽狂風大作,摧折王旗,罪在不赦,請都虞侯大人責罰,但請隻罪懷德一人,毋涉士卒!”
高懷德真急了,吼的聲若洪鍾。趙匡胤挖了挖耳朵,效果好得有點過火,剛要開口說話,高懷德所屬護旗士兵一齊吼:“我等護旗失職與高將軍無關,請都虞侯大人網開一麵!”
趙匡胤暗中點點頭,高懷德脾氣暴躁,得罪過不少高官顯貴,所以雖有百戰之功,至今依然是個小小的虎貔營統領,他還有護犢子的毛病,常為手下士兵遮攔,所以在普通士兵中威信很高,現在看來果然如此,十三護旗士兵嚇得臉色蒼白,依然企圖不連累他。
在士兵中威信高,且受盡顯貴排擠,這樣的人,別人避之不及,與心有異誌的趙匡胤來說卻是珍貴似金。
趙匡胤微挑眉頭,似乎有些不解道:“風把旗吹倒扶起來就是,這算罪?值得你們這樣蠍蠍虎虎的吵鬧,搞得本官還以為你們殺人放火了。”
高懷德一愣,都虞侯大人難道不知道王旗的重要?不可能!都虞侯大人久在軍旅,戰功顯赫,不可能不知道,可他為什麼這樣輕描淡寫?想了半天想不明白,小聲提醒:“大人,那是王旗……”
高懷德真是誠實得有些傻,他沒有看出來我是在給他開脫嗎?趙匡胤心中感慨,卻更堅定了他救高懷德一命的決心,這樣的人一旦選擇了主子絕對會感恩待德,一輩子不會有二心,趙匡胤正缺這種手下。
“王旗?王旗不是旗嗎?”他慢條斯理道。
“是,”高懷德咽了口唾沫,“可是王旗有失,護旗士兵按律……當斬……”
趙匡胤臉色抖然變得很難看,拍案而起,目光銳利得連高懷德這樣的不知恐懼為何物的悍將不禁打了冷戰!“高懷德!”他大喝。
“末將在!”高懷德條件反射般地挺直了腰板。
“站起來!”
“是!”高懷德立刻站起來,都虞侯大人的命令不可違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