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31 道士(2 / 2)

小路子立刻上前攔擋,樓上已經夠亂的了,再讓這個髒兮兮的道士進來攪和,這個月工錢就泡湯了。“道爺,樓上客滿,您樓下請。”

道士一翻白眼,怪笑道:“你這小廝,樓上明明還有座位,你卻說客滿,可是欺負老道無錢?怪道韓熙載相公還替你等說好話!”

小路子眼皮也不眨一下:“道爺,您看看,委實沒有座位了嘛。”

“那一桌不就隻有韓相公一人嗎?”道士指向獨桌而坐的年青文士。小路子真急了,已經夠亂了,你這老道湊得什麼熱鬧?張臂擋在他前麵,“不可!相公等在論文,你一個出家人莫摻和。”

道士上下打量小路子一眼,眉頭一跳,忽歎:“你麵帶異相,少年孤苦,中年大貴,生發就在眼前,不過要想得那智勇伯爵位,卻需萬分仔細……”

“你說什麼?”小路子大驚。

道士卻詭異一笑,不知用了何種身法,身子一擰,竟閃過他的雙臂,奔向年青文士。

這廝如此奸滑!小路子情知上當,卻不好在大庭廣眾麵前揪他出去,隻得跺腳瞪他。

韓熙載微皺眉頭,看著直奔自己而來的髒道士。他不拘形骸,看不慣時下文人士子的毛病,卻有潔癖,兼之對僧道之流“不事生產,隻以虛幻之言騙人錢財”很是鄙夷,不說話,以譴責的目光盯著他。

哪知道士卻毫無自覺嘎然怪笑:“好一句萬法同源,萬業平等!此話大得道德真意,當浮一大白也!”說罷,竟自伸出黑手拿起韓熙載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哈著酒氣,舒適的半閉眼睛喃喃自語:“好久沒有喝過這樣的美酒了……”

“絕品女兒紅,當然是好酒,可是此酒小生並未請道士喝,不告而取即為盜,道士的道,難道與盜可以混用嗎?”

道士一愣,放下酒杯,歎口氣道,“人說韓熙載才高八鬥,豪爽不羈,老道喝你一杯酒就汙人為盜,太令人失望了……”

“熙載不敢稱才高八鬥,也不敢自認豪爽,”韓熙載黑豆一樣的眼珠子緊盯著老道士,“此酒仁人誌士喝得,販夫走卒喝得,道士和尚卻喝不得。”

“為什麼?”道士不解地問,又有點委屈,“我等出家人哪裏得罪韓相公了。”

“你們沒有得罪我,僧道尼不事生產,假托宗教經典蒙騙世人,與民無益,與國有害,比之奸邪惡徒亦無差別!”

“三清在上,老道隻是喝了你一杯酒而已,怎麼就成了奸邪之徒?”道士哭笑不得,向周圍目瞪口呆的食客拱手,“大家說說,我三清弟子可是作孽之人?”

自佛教漢朝時傳入中國以來,本土宗教——道教的生存空間逐漸被壓縮,特別是武則天為了對抗李唐,大興佛教,(李唐崇信道教)道家更是趨於微式。但是中國人特殊的宗教觀念,使得人們對於出家人,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都抱有神秘的敬畏感。

(筆者一向認為國人的宗教觀念很奇怪,佛教,道教,伊斯蘭教還有後來傳入中國的基督教,都是有著各自完全不同的精神架構,宗教體係,風牛馬不相及,教義精神衝突很大,由古至今,因為宗教原因發生的流血戰爭多如牛毛,卻在中國融會貫通,相安無事,這是個奇跡,西方國家直到1200年以後才明白這個道理,處理起宗教問題,卻還是拙劣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