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最後一段人生路(7)(2 / 3)

在得知彭加木失蹤的消息後,新疆部隊先後4次派出十幾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幾千人拉網式尋找,麵對著黑風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卻沒有發現與他有關的絲毫蛛絲馬跡,人們終於知道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可能化作了“羅布魂”。

失蹤猜測

彭加木失蹤之後,外界有種種猜測:迷失方向找不到宿營地,不幸陷入沼澤被吞沒;被突然坍塌的雅丹砸住;被狼群吃掉;或是在蘆葦包中躲避炎熱而暈倒,被風沙掩埋。

2007年6月2日,一位劉姓探險愛好者和朋友一行4人在位於哈密大南湖戈壁與羅布泊相接部位的雅丹地貌群拍照時發現一具幹屍,他們懷疑這就是彭加木的遺體。彭加木留言:“我向東麵去找水井。”而這個地方恰好在羅布泊的東麵。其實無論是官方組織的搜救隊,還是民間的探險團隊,都已在這塊土地上苦苦尋找了27年,但彭加木就像是空氣一樣在羅布泊地區神秘蒸發了。這具幹屍無論在身高和穿戴上都與當年失蹤的彭加木有些相似,然而後經專家確認,這具幹屍並非彭加木的遺體。如果不是,那麼真正的彭加木又在哪裏呢?

“永遠的黃蓉”翁美玲

當1983年的港版大戲《射雕英雄傳》播出時,人們記住了一個名字——翁美玲。她的大眼睛、小嘴、翹鼻子以及可愛的虎牙滿足了人們對金庸小說中黃蓉的想象。翁美玲一炮而紅。然而兩年後,她卻突然在26歲時自殺身亡了。

永遠的蓉兒

1985年5月14日淩晨,香港富商之後鄒世龍家的電話響了起來,接了電話之後,他就開車出門了。他的摯友翁美玲剛剛在電話中的哭訴令他非常不安。她對他說活著沒意思,自己過得太辛苦。他想飛奔過去安慰她,可又因為最近的緋聞而擔心她多心。但無論如何,他還是決定去探望一下這個心境不順的朋友。淩晨1點25分,鄒世龍駕車趕到翁美玲家樓下,但無論他如何按門鈴,裏麵都沒有回應。他想,難道她睡了?這麼晚來打擾她會不會不高興?之後他離開了,但那顆懸著的心始終未能放下。

到了早晨7點,鄒世龍再次驅車來到翁美玲家,但他這次依然叫不開門。想起昨晚她對自己說的那些話,他不由得心裏預感到不祥,便從公寓的陽台攀爬進翁美玲家的廚房。門關得死死的,他隻得在撬開門後才進入她的房內。進去一看,他就驚呆了,隻見翁美玲昏迷在客廳中。她的日曆牌上留著一句話:“DARLING I LOVE YOU”。鄒世龍趕緊將翁美玲送到浸會醫院,然而醫院隻是證實了她的死亡。經醫生檢驗,估計在淩晨三四點的時候翁美玲就已經告別了人世。

出殯那天,為翁美玲送行的人群擠得道路兩邊水泄不通,香港出動了近百名警察戒備。在哥達臣角火化場,即將火化她的那一刻,親友中無一人願意按下火化的按鈕,最後隻好由神甫代勞。

1985年6月3日,她的家人將她安葬在英國劍橋大學城劍橋新市場天主教墓地。一旁的教堂是她小時候常玩耍的地方,而她現在將永遠長眠於此。一個哭泣的天使守護著她的墓園。她的墓碑上有一張1982年參加選美時的照片,並刻有一段由英文寫成的銘文:“在愛中回憶翁美玲,家裏沒有了你便成孤寂,我們的生活不再如往昔。如果你重返我們中間,整個世界將變成天堂!”

天生才女

26歲,對一個女演員而言,這幾乎是黃金年齡。是什麼原因導致她走上了這條不歸路呢?翻開她的人生履曆,一睹她短暫一生經曆的風雨,或許能從中窺探到原因。

1959年5月7日,翁美玲生於香港,父親是一位海軍軍官,母親張明儀不是正室。她是父母的獨生女,大家給她取小名為囡囡,一家人住在山頂的富人區房子裏,家裏還專門請了人來照顧她的起居。在那時,父親格外寵她,她就像一個小公主,喜歡跳舞,還學芭蕾。可不幸的是,在她7歲那年,父親去世了,母親因為不是正室而得不到夫家人的接納,也得不到遺產。1973年,母親與繼父廖醒棠移民英國,而翁美玲因為手續的問題無法立刻隨母親走,與舅父陳景在香港滯留了兩年。這兩年間,她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個性,學會了獨立生活。之後,隨舅父也移居到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