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時那種心裏癢癢,急切想知道後續的表情,也特別喜歡看塵埃落定、懸念揭開時,貝思那種恍然大悟、輕拍胸口放下心來的樣子。
羅蘭知道她已經擁有了“講故事”的基本能力,但這還不能算是“小說”,更加算不上是“文學”。
她需要把這些“故事”化作書麵語言,落在文字上。這些文字必須簡潔、精煉、有意境,能夠迅速地把讀者拉入她所創造的故事環境中。這對羅蘭這樣,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其實是一項相當艱巨的挑戰。
羅蘭咬筆杆咬了好久,把心一橫,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想到的都寫下來再說。
於是她拋開一切顧慮與束縛,隻管表達,隻管把她腦海裏的語言化成文字,從筆尖湧出,成為一行行娟秀的字跡。
第一步邁出去之後,羅蘭感覺好了不少——此前她曾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人類曆史上那些最傑出的文學作品,在這個位麵裏,她也沒有放棄閱讀的習慣,馬奇姑婆家的那間藏書室裏的書,文學性較高的已經讓她都看了個遍。
於是,她所寫下來的那些文字,比之腦海裏閃過的那些言語,顯得簡潔了不少,而且很易懂。
很好!——羅蘭對自己說,就這樣寫下去。
於是她每天在閣樓裏消磨的時間越來越多,每天除了照料馬奇姑婆的果園、製作蛋糕與零食、陪伴貝思
之外,就是窩在閣樓上的書桌跟前,寫她自己的“故事”。
馬奇全家對這種現象都非常欣慰。他們大約早已盼望著喬能夠重新拾起她的筆,繼續寫她的故事。
唯有勞裏有些鬱悶。
他從大學裏回來,想要找喬玩耍,卻都被告知“大作家”正在閉門完成她的作品。勞裏兩次都吃了“閉門羹”。
轉眼羅蘭就真的寫成了一個故事,自己看看還挺滿意,隻是……這個故事看起來好短。
羅蘭揚起臉,想象它被印成鉛字的樣子——大概隻是報刊或者雜誌上,占上一頁半或者小小的一個版麵吧。
但這隻是她的第一次嚐試,她想,還是不要寫成連篇累牘的大長篇比較好。
她去拿給貝思看,真心實意地請求貝思給她一點意見。
貝思看了直笑,羅蘭頓時紅了臉,忍不住問:“我好久沒寫,水平是不是比以前下降得太多了?”
柔弱的貝思用她所擁有的最大力氣搖了搖腦袋,小聲說:“喬,我在為你高興啊!”
“你終於又動筆啦!”
貝思的肯定給了羅蘭最大的動力。她又按照貝思提的幾個建議把文章修改了一下,潤色了一下文字,然後在稿紙上認真謄清幾份,按照喬以前列出的一個報社和雜誌社的地址清單,把稿件郵寄出去。
她把這件事做完之後,就把它拋在了腦後。
她還有很多事要忙,在她腦海裏的下一個故事成型之前,她需要把手頭上的各種事務都做完,並且盡量賺到足夠全家人去海灘度假的錢。
稿件寄出去以後,陸陸續續地又都回來了——這些就是傳說中的“退稿信”。
羅蘭也並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嚐試就能被刊用,但是她希望能夠通過報刊編輯的反饋,找一找自己將來的方向。
誰知……沒有反饋。
羅蘭把信件拆開,就看見她的稿件原原本本地躺在信封了,連新的折痕都沒有,仿佛完全沒有被人閱讀過。
羅蘭心態很好。她把這些“
退稿信”的信封用棉線都穿起來,掛在她在閣樓上那張寫字台跟前,激勵自己:
——這可是一個好起點,因為隻要下回報社編輯能夠給她隻言片語的評價,她就算是有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