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會師(2 / 2)

讓我們給這些為了民族獨立而犧牲的烈士致敬!

與此同時劉浩的突擊隊也殺入了日軍瀨穀支隊大營的核心部位,這次劉浩想趁機攻擊日軍薄弱的指揮部卻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為在日軍從戰死的368團士兵的軍官中獲悉了攻擊他們部隊的番號,是在臨沂讓第五師團吃了大虧的368團。第十師團和第五師團雖然平時不怎麼對付,但是他們還是能夠比較客觀得認識這兩個師團的能力的,讓第五師團吃了大虧的部隊的特點。在瀨穀啟在戰鬥的間隙分析了劉浩部作戰的戰例後,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對手是一個擅長攻擊敵軍防禦弱點,並且以此突破敵軍整體防線的軍人。這種戰術思想脫胎於拿破侖的戰術思想即——進行戰爭的原則也和實施圍攻的原則一樣,火力必須集中在一個點上,而且必須打開一個缺口,一旦敵人的穩定性被破壞,爾後的任務就是把它徹底擊潰。這條古老的戰爭原則是適用於二戰時的陣地戰的,甚至在劉浩所處的後世來看也是有一定意義的,比如信息化作戰和非接觸作戰中關照的重點目標,比如:雷達站、要塞性導彈防禦陣地和敵軍機場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全局被突破的重點,不同的是拿破侖所指的是單純的空間概念,而這裏說得是複雜的時間、空間和信息等條件彙總下的概念(哎呀,情不自禁又扯遠了)。

所以當瀨穀啟仔細地分析了劉浩這個可能成為對手的敵人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是個可怕的獵手,他不想進攻的時候會趴在那裏等待時機,而他等到了絕佳的機會後就會撲向你最薄弱的地方,這樣的對手無疑是可怕的,瀨穀啟感到了一陣寒冷,這是他自從入侵中國一來不曾有過的,所以他仔細地將自己的炮兵陣地和指揮所等薄弱而關鍵的目標選擇地十分巧妙且有重兵把守,劉浩向攻進去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是要付出他承受不起的慘重代價。劉浩當時在攻進了瀨穀啟的大營後倒是也想趁機攻進一下它的炮兵陣地和彈藥庫什麼的,但是對手似乎很了解這一套防範地很嚴密。

劉浩無從下手,也就改變了戰術意圖改換攻進日軍此刻疲弱的步兵,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步兵基本上是殺一個少一個的寶貴資源,老兵對一支部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時趁著日軍疲憊之際殺死了寶貴的老兵對於整個抗戰也是十分有利的,當然這時候對於劉浩來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日軍已經行成一種保護戰略要地的意識,所以大部兵力都集中在了瀨穀啟的指揮部,倒是不太留意劉浩部隊的走向了,這就導致了劉浩率領的突擊隊並沒有受到多大地阻擋就來到了日軍攻擊台兒莊的前沿陣地。這前沿陣地的日軍在前被31師的敢死隊纏住被迫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打白刃戰已經很痛苦了,又被劉浩的突擊隊從後背殺入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前沿的不到兩個中隊的防守日軍就被狂風掃落葉一般幹掉了。兩支部隊就這樣在原本被日軍奪得的北門會師了,31師的敢死隊的指揮官是一名叫成厚雲的上尉連長,他的連隊在白天的戰鬥中被打得隻剩下一個班的士兵,這次就是他主動請纓要帶領敢死隊上的,用他的話說“自己的兄弟都留在了這片陣地上,老子夜裏整幾個鬼子給他們送終!”劉浩看到了這一片混戰之後慘象頓時也感到眼前一陣濕潤,對成厚雲說:“成連長,現在日軍大軍回防,部隊一旦集中,咱們就占不到什麼便宜了,不如保留有用之身來鞏固收複的陣地,為以後多殺鬼子奠定基礎!”成厚雲有些遲疑地看了劉浩一眼說道:“你是什麼人,難道怕了小鬼子?”劉浩聽後冷笑一聲說道:“我劉浩和我368團的兄弟倘若真是貪生怕死之輩,還會脫離集團大軍來增援你們第二集團軍?”

(希望喜歡這本書的看官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