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搜完,又讓楊雲清把頭發散下來,確保裏麵沒有紙團,之後又把考籃裏的筆墨紙硯翻看一通,肉餅也掰碎了,如此一番下來,才讓楊雲清繼續走了進去。
不得不說,剛剛脫衣服的時候真的冷,若不是楊雲清體質好,他估計在這第一關就要感上風寒。
進去之後,楊雲清便看見了前方的考棚,裏麵擺放著一張張桌子。因為祁縣還算富庶,所以考棚還算可以,至少可以遮風擋雨,而且還放了幾個炭盆,雖然也不起什麼作用,但也聊勝於無吧。~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根據考號,楊雲清進去後找到了自己的桌子,拿出考籃中的白布擦了擦後才坐下。之後,很快,考棚就坐滿了人。
因為隻是縣試,所以一般都是由知縣決定是四場還是五場。秦知縣他和上一任知縣的一樣,都是決定考五場。第一場為正場,第二場為初複,第三場為再複,第四五場為連複,每場考一天。
此時,見人已經坐好了之後,秦知縣才示意身邊的人道:“發卷吧!”
第22章 縣試開考 秦知縣發話後,旁邊的衙役才……
秦知縣發話後,旁邊的衙役才下去,將考卷發給下麵的正在等待的童生們。
卷子一發下來,楊雲清就按照夫子所說的那樣,檢查是否有缺漏汙跡等,若有的話便可直接找衙役趕緊調換。還好,楊雲清仔細看了一番,沒有出現什麼意外的情況,這才放下心來。
卷子有十數張,均是界紅線橫直道格,有密封線,另附了數張空白素紙以備起草之用,每頁紙有十二行,每行大概可以寫二十字,按照規定,考生需要填寫楷書,同時不得將答案寫於密封線外,違者成績作廢。
雖然是考卷,但是上麵是沒有考題的。這個時候則是衙役將考題貼在板子上,在考棚中巡回展示,絕對是確保每一個考生都可以看到。
楊雲清他看完後,立馬把考題記在空白素紙上,以防忘記或者記錯題目的情況,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楊雲清不希望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倒黴蛋。
各場考試的內容不外乎是四書文、五經文、試帖詩、詩、賦、策、論、聖諭廣訓等,雖然沒有什麼新意,但其中能出的花樣可不少。
而現在是第一場,也就是正場,需要作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楊雲清仔細看了一下考題,興許隻是縣試,題目倒出的不怎刁鑽。第一個題目是:“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乎,”楊雲清看完立刻就知道它出自於《論語·述而》。
將題目又仔細看了兩遍,確認沒有陷阱,楊雲清在構思了一會,很快就開始提筆寫下破題:“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答題要求很是嚴格,除了必須按照固定的格式,也就是八股文寫,還不準有塗改。而平時楊雲清就對書寫方麵很注意,所以直至答完這個題目,卷麵上也沒有一處塗抹修改的痕跡。
第一個題目楊雲清思考的很快,下筆的時候也是文思如泉湧,沒用多少時間,但是看向第二道題,“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這出自《論語·泰伯》,但是卻不是原句,而是將《論語·泰伯》前後兩章截搭而成,是一道典型的截搭題。
出現截搭題,主要是因為整段整章的題目,幾乎有點新意的早就被出的差不多了,而有門路的考生自然能弄到以往的考題,若是不小心遇到相似的題目,甚至可以直接挪用上去,這種情況下考官也很難判別出文章是否是學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