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節(1 / 2)

欺瞞於陛下。二來……”她有些猶豫後麵的話要不要講給蔡琰聽。

劉清總覺得,皇帝對甄氏是有些不同的。從前甄氏在長安皇宮中,皇帝剛回來的那陣子,劉清總覺得皇帝像是故意避著甄氏——起初她以為是皇帝怕貓的緣故。可是後來皇帝熟悉了貓之後,便像逗弄狗一樣,也與貓親善起來,但仍是避著甄氏。具體是什麼原因,劉清想不清楚,但皇帝在她這裏,若是聽說甄氏的事情,總是要轉換話題的;又或者偶爾來她這裏,遇上了甄氏,皇帝也隻是點頭便走過。這不像是皇帝的作風,他對宮人與身邊的人向來是和善的。就是從前伏壽與董意剛入宮的時候,皇帝對她們無意,但對她們也是溫和有禮的,甚至稱得上是親切了。但不知為何,對那甄氏,皇帝總有幾分異樣的冷峻。劉清也猜測過,是不是因為甄氏引得曹丕與袁熙爭鬥,而令皇帝不喜。但細思皇帝的處理方式,又的確是在回護甄氏,同時也顧全大局。

劉清想不明白這裏麵的蹊蹺,但也清楚這事兒不合適拿出來討論,所以就算是對著密友蔡琰,劉清也沒有吐露過自己的懷疑。尋常男子見了美人,總是忍不住要上去逞能耐的。但難道皇帝見了美人,反而是避著走的?這又是何道理?

此時話已到了嘴邊,劉清看了蔡琰一眼,到底還是沒有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來,隻是道:“二來,凡事有皇帝拿個主意,我也安心些。”她總覺得在甄氏的處理上,自己是不好擅專的,還是等皇帝發話更穩妥。

蔡琰不覺有異,笑道:“殿下這真是吃一塹長一智了。”

劉清又道:“方才伏壽見了姑母出來,我看她眼圈紅紅的,像是哭過了。”

兩人想起伏壽與陽安大長公主這對母女之間的牽絆,也覺得感慨萬千,一時都沉默了,隻聽得窗外初夏的蟲鳴聲,一陣高過一陣,像是宣告著明朗的盛夏即將到來。

建安九年,四月二日,聖壽節。是日不隻是洛陽城中,天下一十三州,凡是年過花甲的老人,都得分肉一方。

而這一日洛陽皇宮內,置辦了好大的宴席,遠道而來的各國使節,北自烏桓,南從林邑,都紛紛來祝賀。另有十三州的大臣都督,彙聚一堂,好不熱鬧。

皇帝雖然下令一切從簡,但眾人心意拳拳,或揮毫潑墨,或進呈妙方,總之是各顯神通,要博皇帝一笑。

又有袁熙出海歸來,大秦商人秦論遠道而來,講述故土風情,呈出異域寶物,引得眾人嘖嘖稱奇。

相信這一日,不隻是宮中朝堂之上,便是天下萬民,也有許多是這二年分得了土地,真心實意希望這個令漢室再興的年輕皇帝,能在皇位上久一點,再久一點。

天下人大約都是這麼想的,隻除了皇帝本人。

宴席散後,曹昂送皇帝回寢殿。

劉協飲了三杯酒,已是微醺,拉了曹昂的胳膊,不讓人走,笑稱要給曹昂寫一幅字,給他掛在家中,驅邪避災。

曹昂清楚皇帝此時將醉未醉,總要過得半個時辰才能醒過神來,因此也就守在一旁。

劉協斜倚在床頭,望著燭光下的曹昂,因為微醺,而感到陣陣欣然喜悅,大約是宴會上的熱鬧在心裏還沒散去,他笑道:“朕有一樣東西,要給子脩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