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1 / 3)

疼愛大姐。她搖搖頭,道:“幽冥之事,誰能說得準呢?信則有罷了。”

劉清又抬眼看向跟在伏壽身後的步練師,心裏暗暗感歎,這步氏與甄氏在樣貌上倒是平分秋色,不禁感慨伏壽性情能忍,留這樣一個美人在身邊。但她也清楚,伏壽沒有她這樣的身份,也就沒有她這樣肆意的生活,因此也不提這一茬,隻道:“讓大姐、二姐帶劉炎去玩吧。我這傻孩子,整日在宮中沒個玩伴,時時鬧著要出宮去找曹家那孩子,如今可算來了兩個姐姐陪著他。”

伏壽道:“姐姐說的是曹子脩大人的獨子?”

“正是曹燁。”劉清笑道:“曹燁比劉炎大兩歲,小男孩這個年紀最喜歡跟著小哥哥玩。好在曹燁繼承了曹子脩的好性情,能耐著性子包容劉炎。實話告訴你,我有時候都嫌這孩子鬧騰。”她說笑了幾句,見伏壽神色沉靜似乎有心事,想了一想,道:“吳侯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一二……”

伏壽抬眸看向劉清。

孫權內寵多這事兒,劉清也聽說了。她以為伏壽是為此不樂,因此開解道:“其實府中姬妾多些,也沒什麼好在意的。你既然來了洛陽,就不想要想著吳地的事情了。前幾日荊州刺史婦人黃氏來過,她是極有趣的。改日我約了她來,咱們一同玩樂,再不想那些煩心事。”

伏壽會意,笑道:“多謝姐姐美意,不過我倒並不是為了府中的事情發愁。”她提到孫權的時候,情緒也是極淡的,很快就轉了話題,道:“自去歲分田改製之後,朝廷力倡儉省,我看達官貴人也多用普通布帛的。這次來洛陽之後,我這幾日看著,似乎又有著錦繡之風了?”

劉清聽說過伏壽在吳地組織婦女織布的事情,聞言便明白她在謀劃什麼,笑道:“自來如此。你還記得當初在長安,陛下建議我著素裙,以為能引導民間戒掉奢靡之風。結果那些豪強大族還不是我行我素?個個奢華無比。這等事情原本就是難以禁止的,況且錦繡織工也是需要吃飯的嘛。而且我看皇帝的意思,這方麵以後也是要鬆動的。隻是因為去歲行分田改製,且連年戰亂之後,民間多不富足,所以要先顧了尋常百姓吃飯穿衣,在那之後還有餘力……”她說到這裏,見伏壽愣愣望著自己看,不覺就住了口,笑道:“怎麼這樣看我?”

伏壽回身,收回目光,笑道:“姐姐跟在陛下`身邊,真是連天下的道理都懂了。”她垂眸,又有些悵惘,道:“可惜我遠在江東,時有迷惘之處,不知該向何人求教。”

劉清笑道:“這個容易。你現在來了洛陽,還不知道該向誰求教嗎?”

伏壽微微一愣,明白劉清所說的就是皇帝,想了一想,也笑起來。她望向不遠處與大姐、二姐玩耍的劉炎,想到他們此來是為了祝賀皇帝二十三歲聖壽,不知道將來陛下的孩子會是怎生模樣。

劉清拉著她走出幾步,低聲道:“其實陛下有交代我……”

伏壽仔細聽著。

劉清道:“姑母在宮中幽居禮佛,這一年來身體不似從前康健了。你兄長伏德職責所在,從南陽郡趕來還要些時日。所以陛下的意思,若是你想要見一見,那就可以私下一見……”

伏壽一愣。自從有了大姐之後,她時常會想起陽安大長公主,雖然陽安大長公主並不是她的生母,但是她對生母沒有任何印象,因此想到母親,總還是想起陽安大長公主來。她從長兄伏德那裏得知母親是牽涉到了謀逆毒殺皇帝的大案之後,早已絕了此生還能再見母親的念頭。沒料到皇帝私下竟然開了這樣的恩旨。刹那間,伏壽心中湧起太過複雜的情緒。因為做了母親,所以伏壽清楚母親對孩子會是怎樣的情感。當劉清看到她的大姐,劉清看到的隻是這個三歲的小女孩。可是當她想起自己的大姐,她會看到這個孩子從落地到現在的所有時刻。陽安大長公主對她也是這般嗎?母親對她的愛大約是極淡的,也許沒有。但母親對伏德等親生孩子的愛,當是真實充足的,否則不會寫了伏罪書,自認幽居宮中禮佛,以免牽連到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