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子房獻計(1 / 2)

“子房有何妙計,快快請講!”韓言欣喜若狂地說道。

張良微微一笑,“其實,我這條所謂的妙計不算怎麼太新鮮,許多人都曾用過,就是借兵!”“借兵?”韓言的眉毛挑了挑,隨即笑了起來,說道:“不瞞子房,其實我正有此意。”“哦?”張良滿意地看了韓言一眼,點了點頭,又說道:“卻不知沛公借了兵來想做什麼呢?”

“那還用問,當然是用借來的兵直接攻打豐邑了。”韓言笑道。

張良搖了搖頭,說道:“借兵終需要還的,肯借我們兵之人實力必定比我們強大很多。若是我們攻下了豐邑,損失的雖然是他的兵,可我們有朝一日是必須要還的,就算我們打下了豐邑,隻要秦王朝還沒有覆滅,我們也不能率先進攻盟軍,而借我們兵的人若是借此為由攻打我們,我們有沒有實力自保且先不說,道義上我們就站不住腳,所以,我們還是應當減少到最小的損失。”頓了頓,張良又接著說道:“就如我們現在和周市的情形一樣,是周市和雍齒采取了卑鄙手段奪下了我們的豐邑,所以我們還擊是理所應當,若是就這樣灰溜溜地將豐邑城送給了他,我們必定會惹得他人恥笑,對於沛公的威望也是很大的打擊,所以,我們必須要拿回豐邑。”

韓言微微皺了皺眉頭,問道:“那依子房之見,我們又該當如何呢?不強攻,可還有別的辦法麼?”

張良笑了起來,胸有成竹地說道:“我所說的借兵,是指借來人數遠多於周市手上人馬的兵力,不打,隻圍。沛公領兵攻打薛縣的時候,就已經帶出了豐邑的部分糧草,豐邑隻有那麼一座城,而周市帶領的人馬眾多,這麼多的人,一天要消耗多少的糧食?豐邑之中又有多少存糧?所以,我們隻要將豐邑團團圍住,直圍到周市和雍齒糧草皆盡,豐邑城,我們便唾手可得!”

韓言聽了喜上眉梢,連連拍手地道:“子房妙計啊,若依此計行事,我們必定可以奪回豐邑!”

張良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須,笑著說道:“不錯,隻是,我們要向誰借兵,還是一個問題。”

韓言幾乎想脫口而出“項梁”二字,可是他還是生生地忍住了,因為若是他做的事情如此詭異,事事都能預料到的話,那麼他一定會被別人當成妖邪的。

韓言呼了口氣,問道:“子房可知道周圍有什麼強大的,又是能夠借兵於我們的起義軍嗎?”

張良眉頭緊鎖,想了片刻,眉頭“唰”地舒展開來,哈哈一笑,說道: 1ff8 我倒是想到了一路人馬。”

“哦?真的?是誰的人馬?”韓言急忙問道。

“此人叫項梁,下相人士,乃是楚國的大將軍項燕之子,安平侯項承之孫。陳勝王剛剛起義不久之時,他就和他的侄子項籍就殺掉了會稽太守,響應起義,曾任張楚上柱國,現自號為武信君,他一路向西行軍,大破秦軍,可謂是一代英雄豪傑,他的人馬如今正駐紮在薛縣,我們可以向他借兵。”

韓言裝作欣喜若狂的樣子,一下子站了起來,高興地說道:“好,我們就找項梁借兵!”突然,韓言意識到了什麼,瞪大了眼睛問道:“等等,子房你剛才說什麼?為什麼要說項梁曾任張楚上柱國,那懷王又是誰?”

張良也吃了一驚,呆呆地看了韓言半響,結結巴巴地問道:“沛公······難道還不知道陳勝王前不久已經被叛徒莊賈殺死,項梁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繼任懷王的消息?”

韓言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臉色蒼白,喃喃自語道:“為什麼······會這樣?曆史······竟顛覆到了如此的地步嗎?張良曾說要去投靠楚假王景駒,可是項梁已經擁立了楚懷王。據史上記載,在項梁立懷王之前,景駒就已經死了,這一段的曆史,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

張良並沒有聽清楚韓言所說的話,隻是疑惑地看了韓言一眼,又道:“我知道沛公初聞如此驚人的消息心中難免惆悵不已,可是如今項梁已經擁立了楚懷王,張楚政權已然瓦解。陳勝立的國號乃是‘張楚’,意為張大楚國,所以他身死之後,項梁就趁此機會擁立了熊心稱王,而現在勢力最大的正是項梁的部隊了,我們若要借兵,項梁乃是不二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