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票求收藏,,書生吐血啦啦?????????????
卻說皇甫嵩與朱儁長社大敗賊軍。又乘勝追擊,兵進汝南、陳國之地,並擊波才、彭脫,連連取勝,平了汝南諸郡。帝乃以皇甫嵩連勝,董卓無能,命朱儁繼討中原黃巾,皇甫嵩兵轉河北,代董卓來戰張角。
不想皇甫嵩剛到,張角卻重病身亡。張梁統其眾,堅守廣宗。皇甫嵩初戰無功,便不出兵,自與劉鈺眾將談笑風聲,張梁見皇甫嵩不來攻城,心中安定。皇甫嵩待其防備鬆懈,連夜突襲,一戰而下廣宗,斬張梁並三萬餘人,更有五萬餘眾驚恐墜河而死,官軍大勝,皇甫嵩乃將張角剖棺戳屍,傳首京師。
皇甫嵩攜連勝之師,兵進曲陽來戰張寶。時巨鹿太守馮翊與張寶相拒,待皇甫嵩軍到,乃合兵一處,日夜挑戰。張寶隻是不出。皇甫嵩聽馮翊之計,與之相拒,待其兵盡,一戰成功。
時至臘月,河北之地盡皆飄雪,黃巾軍中多有冷死者,張寶眼見兵糧不繼,隻好出戰,卻被劉鈺騎兵一陣衝突亂了陣腳。皇甫嵩揮兵掩殺。張寶被劉鈺一箭射死,餘眾不得抵抗,皇甫嵩追殺十餘裏,黃巾軍死傷不計其數。又得降俘十五萬,劉鈺苦勸不住,皇甫嵩亦是聖命難違,乃盡數殺之,以儆效尤。
至此黃巾之亂已定,至二月起,十一月已滅,不過九月耳。劉鈺心中噓唏不已。
話說黃巾已滅,眾軍班師回朝,朝延議功封賞。劉鈺前功已有封賞,今又箭殺張寶,功不在小,朝延中人卻怕劉鈺持功自傲,擁兵自重,劉鈺亦知其中利害,表奏自已平叛之功已賞,不可再議斬將之功。帝然其言,增食千石,以彰其忠。劉鈺大喜拜謝。
又拜訪朝中大臣及嶽丈鄒平,彷徨數日,並也領本部騎兵回雲中去了。
卻說劉鈺將兵回到雲中。巡了三郡之地,感覺良好,過了旬月,又得佳音。原是愛妻鄒玲懷上了孩子,這一著令劉鈺高興萬分,自是日夜與鄒玲廝守,好讓人羨慕。
中平二年三月初三,鄒玲懷胎十月,終於誕下一寶貝兒子,劉鈺自是高興,暗道自已事業有承,為子取名,單名一個靖字,意為子承父業,以安定天下為已任。典韋趙雲更是高興,兩人現在都是光棍,突的三弟喜得貴子,怎不高興。自是與劉鈺高順痛飲一番。
卻說劉鈺為護匈奴中郎將,管理並州匈奴各部,境內各部雖服劉鈺這威,可漠北匈奴左賢王卻時常滋兵擾境,眾將皆是憤恕不已,劉鈺乃命趙雲引一萬精騎兵出朔方,效霍去病故事,於路補給,直拘搗匈奴單於庭。自已親率一萬五千精騎出九原,吸引左賢王兵力,於狼居胥山下與左賢王主力短兵相接,大戰三天,劉鈺慘勝,一萬五千精兵隻剩三千。左賢王知王庭被襲,不敢回去,隻得收攏散兵,向北遁去了,劉鈺趙雲合兵一處,正待追擊。卻收得高順告急文書,言河西鮮卑結境內不服氏人造反,敵軍二萬正圍朔方,拓跋鮮卑亦是集結兵力,似有南侵之意。
劉鈺得書,大怒。立馬回軍,五日便至朔方城下,高順果然將才,五千新兵力敵敵三萬而城不破。劉鈺心中安穩,乃命眾將士好作修整,夜襲敵營。
是夜,劉鈺領五千騎西入敵營,趙雲領六千騎從北而入,敵軍大亂,頓時火光四起,殺聲不斷,高順自城中看得情況,知是劉鈺援兵已到,隻令兩千兵丁嚴打城池,自領兩千陷陣營出城來了。
卻說鮮卑汗國因大汗檀石槐之死而分散,除拓跋一族,其餘兩部皆已顯弱,可這西部鮮卑就這河西一支,日漸強大,見劉鈺兵出匈奴,防備空虛,便生了劫掠之心。大汗努哈薩又是個貪婪之人,經不起部下誘惑,乘劉鈺趙雲率精兵深入大漠以後,便率部進來攻打朔方。劉鈺深知河西鮮卑狼子野心,乃調高順領本部陷陣營悍卒守之。
努哈薩也是鬱悶,不想攻城十餘日死傷無數,可城卻巍然不動。這日剛剛入睡,便被劉鈺騎兵之聲驚醒,想要逃跑,已是不乃。原來劉鈺趙雲深知騎兵作戰之精髓,乃以布裹馬腳,人銜枚,馬摘鈴。潛行至敵一裏處方才上馬衝殺,鮮卑兵久不與大漢交戰,哪見過這般陣勢,黑夜裏,又不知敵人多少,劉鈺趙雲突然襲來,以為是天神下凡。情急亂竄,努哈薩見情況危極,知大漢為示禮儀,斷不敢殺降卒。乃父於馬上大呼“我等願降。”
可這劉鈺不是別人,知其心反複,此時若不盡殺之,難免他日造事。乃不受降,隻是揮兵衝殺。努哈薩無奈,隻得引本部戰士從突圍,見高順領步兵出戰,心中暗喜,天助我也。乃引騎兵就衝高順軍陣而去。
高順何人?想這陷陣營在他手中練了一年有餘,兵士皆不上得戰場,眾人見劉鈺手下其它部眾皆是戰功無數,一個人摩拳擦掌,本以為這次劉鈺騎兵回援,又無自已立功之處,沒想到高將軍卻領著眾人殺了出來。一個個頓時大喜,暗道高將軍可愛。見有騎兵奔自已而來,也不退開,就原地結陣,以待騎兵衝近本陣好殺之。努哈薩亦是鬱悶不已,本以為騎兵乃步兵天敵,怎知這區區兩千步兵卻似鋼鐵城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