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1 / 3)

“你和女明星的事,跟我說幹嘛?”

“萬一我真被曝光, 想來網上總有些不太友善的人……不知到時會不會對文物組的名聲造成影響。”

“名聲?”沈雲靄反問:“編纂《史記》的那位有沒有想過名聲?你進故宮第一年,我帶你們修明洪武青花纏枝盤, 古代匠人用一生隻造這一件瓷器, 他又有沒有想過名聲?安常, 我真沒想到你在這千萬年的時光麵前來跟我談名聲。”

“虧我還覺得你有朝一日會超過聆歌, 我看你過完年後, 也不用回故宮了!”

說罷便把電話掛了。

安常返回堂屋,文秀英擇完了豆角,端起小筐瞧她一眼:“你笑什麼?”

“我被領導罵了。”

“你這孩子,人家說你癡,我看你真是有些癡,被領導罵了還笑。”

“罵我,才是疼我呢。”

第二天一早,安常換了衣服出門。

文秀英不喜外出,年貨采辦的事便一並交予她。

時光不走動的地方,年味總是更濃些。

路過酒鋪,裏麵依然坐滿了喝早酒的老人,有些坐門口的瞧見了她,她便笑著招呼一聲“叔公”、“姨伯”。

又望一眼角落裏老人們剩下的那張桌子,今日天光透晴,清明視線裏,總覺得桌麵的木紋溝壑又深了幾分。

是否她往日蘸著酒所寫下的四字,浸進了時光的紋路,才留存下這樣的痕跡。

“安常,你回來了?”

安常醒過神,同迎麵走來的蘇家阿嬤打招呼。

“你去辦年貨啊?”

“哎。”

“回家的時候,繞到我染坊去一趟,我把寫對聯的正丹紙給你。“

蘇家阿嬤的女兒也繼承了她擅染的天賦,不過染的不是布,而在鄰市開了個鋪子,依循古法用紅丹色染製正丹紙。

寧鄉每年寫對聯的紙,都是蘇家阿嬤的女兒送來,安常笑著道了謝,又去橋邊聚集的小攤上買了魚和年糕。

文秀英打電話提醒:“紅棗買了沒有?”

“買啦。”

即便隻有兩個人,照著寧鄉傳統,過年的各項禮數不能省。

安常自幼練了筆小楷,並非最適宜寫對聯的字體,但文秀英總說自己寫能討個好彩頭,這麼多年,也都由她寫過來了。

寧鄉不富庶,但在一些經年的老物件上,卻頗有些能拿出手的,一方徽墨添了益色的中草藥,一磨便生香,每次過年才舍得拿出來用。

安常一手輕旋,另一手掌著硯台,問文秀英:“今年寫什麼好?”

文秀英擺擺手:“我老啦,這些事不該我操心了。”

安常想了想,提筆寫就。

文秀英湊過來一看,見她寫的是:【情若久長時,月與人依舊。】

笑罵她一句:“不成平仄。”

安常放下筆:“咱們的日子夠好,就盼著什麼都不生變便是了。”

******

春晚直播前兩天,備播帶錄製現場。

南瀟雪在後台做最後的妝容修飾,商淇陪著,見她手機震動,她拿起來瞧了眼。

薄眉遠山,略施淡粉,一雙剪水雙瞳間略帶慵倦,眸光卻在觸及那來電號碼時凝了凝。

商淇跟著一瞥——號碼顯示為一個地級市,寧鄉便是那裏所轄。

南瀟雪道開口:“你們先出去,我接個電話。”

很快,又喚眾人重新進來,商淇低聲問:“她打的?”

南瀟雪輕搖了下頭,垂雲似的發髻更顯出臉部線條的優越,站起來:“走吧,去做最後熱身。”

倪漫替她拿著水杯:“雪姐,給莊婷妍看看,說什麼超越你,根本是白日做夢。”